乡党政机构具有党委和政府两种职能,党委领导政府工作,主要是政治思想和方针政策的领导,干部的选拔,考核和监督,经济和行政工作中重大问题的决策。乡政府是基层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本行政区的行政职能。
一、党委工作职责:(1)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决贯彻执行。(2)保证监督职能。(3)教育和管理职能。(4)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职能。(5)负责抓好本乡 党建工作、群团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闻宣传工作。(6)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政府职能:(1)制定和组织实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资源开发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组织指导好各业生产,搞好商品流通,协调好本乡与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好招商引资,人才引进项目开发,不断培育市场体系,组织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2)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政、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综合性工作,维护一切经济单位和个人的正当经济权益,取缔非法经济活动,调解和处理,打击刑事犯罪维护社会稳定。(4)按计划组织财政收入和地方税的征收,完成国家财政计划,不断培植税源,管好财政资金,增强财政实力。(5)抓好精神文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倡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6)完成上级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领导姓名 | 职务 | 工作分工 |
---|---|---|
朱杰 | 莪山畲族乡党委书记 |
主持全面工作,主抓党建、平安、招商。 |
兰天明 | 莪山畲族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
主持乡政府全面工作,主抓财政审计、项目推进。 |
袁跃明 | 莪山畲族乡人大主席 |
主持乡人大工作,主抓道路交通、交通安全、工会工作,联系龙峰民族村、供电,分管乡人大办公室。 |
方一超 | 莪山畲族乡党委副书记 |
协助书记分管大党建。主抓基层治理提升改革攻坚、政协、统战、财政审计、政法综治、平安稳定、应急管理、基层治理、法治建设、应急救援、消防、安全生产、联乡结村、区县协作等,联系塘联村,分管平安法治办公室和政协工委办公室。 |
胡琦佳 | 莪山畲族乡党委委员、人武部部长 |
主持乡人武部全面工作,主抓要素集聚创新改革攻坚、退役军人事务、综合执法、村镇建设、土地管理、规划资源、招投标管理、“三改一拆”、征地拆迁、污水零直排(污水处理),联系中门民族村,分管村镇建设和生态环境办公室。 |
许晓翔 | 莪山畲族乡党委委员 |
主抓农业提质增效改革攻坚、全域环境体制改革攻坚、农业农村、林业水利、民宿(农家乐)发展、五水共治、防汛抗旱、清洁乡村(垃圾分类)、集镇管理、生态环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科协等,联系莪山民族村,分管农业和农村办公室。 |
黄承明 |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办主任。 |
主抓纪检监察工作,联系尧山村、重点项目工作督查。分管纪检监察室。 |
柴林娣 |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党委委员 |
主抓基层党建、人事、机构编制、宣传、意识形态、精神文明、民宗、老干部、关工委、人才、共青团、妇联、文联、联乡结村、档案、保密、机关党务、文书、会务、督查、考核、依法行政、信息化建设等,分管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群团办公室,联系塘联村。 |
苏琦 | 莪山畲族乡副乡长 |
主抓民族文化体系改革攻坚、文创、文化旅游体育、卫生健康(老龄)、红十字会、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联系新丰民族村,分管社会事务办公室。 |
科室名称 | 工作职责 | 单位地址 | 公开电话 | 负责人 |
---|---|---|---|---|
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 |
负责村镇管理工作,承担生态环境、防违控违拆违、农村建房、土地管理、绿化养护等工作。负责统筹推动区域发展、有机更新、道路交通建设。参与辖区重大决策、重大项目、村镇规划工作。承担建设项目的审核报批、监管工作。做好开发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和安置工作。承担小额公共资源交易工作。 |
莪山乡政府桐钟路129号 | 0571-64648003 | 周坚 | 农业农村和经济发展办公室 |
负责农业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林业水利建设、气象等工作。承担农业、林业、渔业生产服务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及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工作。指导集体经济和“三资”管理规范化建设工作。承担企业管理服务工作。协助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市场监督管理工作。承担辖区内工业、商贸、科技、劳动监察、科普、统计、食品安全、工会等工作。统筹产业协调发展。对外开展招商引资等相关工作。联系、指导和服务乡商会。 |
莪山乡政府桐钟路129号 | 0571-64648003 | 王赵婉 | 社会事务办公室 |
负责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等工作,落实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民政、慈善、帮扶、教育、文化、体育、旅游、卫生健康、市容环境卫生、人口计生、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承担村民自治、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等工作。 |
莪山乡政府桐钟路129号 | 0571-64648003 | 邓蓓 | 平安法治办公室(挂应急消防管理站牌子) |
负责平安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稳定等工作。协调开展邪教防范、法治宣传、社区戒毒、社区矫正、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开展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承担辖区网格建设和管理工作。统筹辖区内集镇、人口、社会等管理工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解决辖区内的治安问题。承担辖区单位和居民落实消防、安全生产指导督促工作。负责应急体系建设、应急响应工作,编制应急消防预案,开展预案演练。承担灾害救助、抗台防汛、抗雪防冻工作组织协调、辖区内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开展安全生产、消防、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协助气象灾害防御等工作。 |
莪山乡政府桐钟路129号 | 0571-64648003 | 余爱娟 | 党建群团办公室(挂人大工作办公室、民宗所牌子) |
负责党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区域化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承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等工作。负责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负责宣传、意识形态、统战、民族宗教、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党建带群建工作。负责共青团、妇联等群团工作。承担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联络服务工作。负责人大日常工作。 |
莪山乡政府桐钟路129号 | 0571-64648003 | 李梦婷 | 党政综合办公室(挂综合信息指挥室牌子) |
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日常机关党务、会务、文书、机要、保密、督查、考核、信息化建设、档案、财务、审计、依法行政、机构编制、人事、内部资产管理、后勤保障等工作。承担“基层治理四平台”管理保障及区域内各条块管理服务力量的统筹协调等工作。 负责重大事项和工作部署的落实、督办、检查工作。 |
莪山乡政府桐钟路129号 | 0571-64648003 | 陈伟超 |
单位名称 | 工作职责 | 单位地址 | 公开电话 | 负责人 |
---|---|---|---|---|
塘联村 | 塘联村位于莪山畲族乡东部,其东面和南面毗邻旧县街道母岭村和合岭村,西连莪山民族村,北靠横村镇杜于村。全村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7亩,山林面积2485亩,森林覆盖率达61%。辖10个自然村11个生产组409户1298人,村党总支下属三个网格支部,共有正式党员51名,村两委会班子成员6人,村民代表54人。 我村作为山区乡村紧紧抓住现有的资源,传统农业主要有水稻、油菜和菜笋,工业主要以石材加工和针织加工为主。我村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农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理念,发展村级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为主要目标,通过农业休闲项目开发,以村集体入股分红的方式,建设共享农场(主要以种植大樱桃、精品葡萄等水果产业)、牛头山森林公园、孤山垂钓休闲区及民宿发展,形成产业、旅游、度假一条线。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加大对新农村建设力度:2016年我村实施精品村建设,投入800余万元,对我村的主干道进行白改黑的路面提升;实施了村口三线入地工程;对村庄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村内道路硬化、路灯亮化、路边绿化、美丽庭院建设等。通过建设改善了村内的环境面貌,美化了村容村貌,提升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
塘联村 | 0571-64649078 | 张平 |
沈冠村 | 一、基本情况: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沈冠村位于桐庐县中西部,位于莪山畲族乡人民政府西侧3.5公里,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与旧县街道和钟山乡相邻,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039亩,山林面积3435亩。沈冠村共9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 503户农户,1480人,全村51名村民代表。村党总支由4个村属小支部组成,63名党员。 二、村级经济情况:我村主要产业以石材、针织、农业为主,规模企业1家,样本企业1家,小型工业企业10家,个体工业企业30家。2018年全村经济总量135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552元左右。 三、特色亮点:2016年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村各项工作都取得长足进步,获得了“浙江省卫生村”同时还获得了“桐庐县服务保障G20先进集体”以及“莪山畲族乡2016年度优秀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
沈冠村 | 0571-64647888 | 黄金源 |
莪山民族村 | 莪山民族村位于莪山畲族乡政府所在地,全村区域面积4.09平方公里。在2005年由原来的山阴岭、山阴湾、西金坞三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8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622户,总人口1926人,其中畲族人口564人,占29%,是桐庐县7个畲族村之一,耕地面积1117亩,林地面积3384亩,全村共有大小企业67家,2017年度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715元。 特色亮点:莪山民族村曾经获得了多项荣誉:2011年获得了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2014年获得桐庐县颁发的文明村;2015年颁发的先进村;2016年获得了桐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2017年获桐庐县2017年度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示范村和杭州市农村合作金融市级信用村。 |
莪山民族村 | 0571-64649298 | 姚樟水 |
龙峰民族村 | 一、基本情况 龙峰民族村位于莪山乡西面,距乡政府2公里,交通方便,省道徐七线穿村而过。由原来的双华、尧山坞两个村合并而成,下设12个村民小组,行政区域面积4.62平方公里,共有山林面积2241亩,耕地总面积1317亩。全村共有456户,人口1492人,其中畲族人口556人,尧山坞自然村畲民占526人,占该自然村的98%,是一个畲族文化底蕴深厚的自然村。2018年人均纯收入27388元。龙峰民族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共有党员52名。 二、特色亮点 最淳朴原味的畲乡风情:我村具有浓厚的畲乡传统文化氛围,留下了以红曲酒、畲歌、服饰彩带、人文习俗为代表的畲文化、酒文化遗产,同时,举办各类畲族文艺节目,如首届开酒节、开笋节,积极参与省市县各类文化演出,为畲族文化传播添砖加瓦,涌现了以雷依香老人为代表的畲歌传承人、金牌推介人等。 最独具匠心的民族古建:域内存有古建筑6处,其中杨府爷庙始建于清代年间,造型古朴端庄,庙内佛像十尊,造型优美;李氏古墓始建于宣统三年,是早期畲民墓葬建筑成就的缩影,整墓为青条石砌造,用材考究,造型奇特,极具少数民族特色;双眼井年代久远,始凿于唐代,具体时间不可考,古井一井两眼,造型别致,水质清冽,水源充足,仍然为村民生活用水;慈荫亭 始建于民国十七年,此亭为官道必经之路,便于来往客商休憩,由乡绅吴门蔡氏捐建。路面由鹅卵石铺就,亭两侧楹联数副;钟氏祠堂建于1947年,由本宗族人出力建造而成,2013年经修缮保持原貌。龙峰民族村文化礼堂始建于1978年,2012年经县博物馆出资修缮,现为龙峰民族村文体中心、老年服务照料中心、文化礼堂为一体的综合场所。礼堂占地2000余平方米,硬件设施完善。在2018年被评为浙江省五星级文化礼堂和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乡村振兴文化贡献项目”。 最绿色生态的农业经济:招商引进了杭州畲天农庄有限公司农业项目,以生态农业引领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已创3A级景区村落。农产品种类丰富,主要农产品有以红曲酒为代表的畲族传统酒类、东魁杨梅、高节竹、毛竹、土鸡、紫番薯等,其中“桐庐杨梅专业合作社”,现有杨梅基地600余亩,规模经济效益凸显。 三、近年来获得的荣誉 在村两委班子的团结带领下,龙峰民族村各届领导干部务实创新,积极进取,先后荣获浙江省五星级农村文化礼堂和杭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十佳乡村振兴文化贡献项目”、杭州市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杭州市级园林绿化村、杭州市级生态村、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浙江省卫生村、中共桐庐先进党组织、桐庐县第三季美丽庭院“两两PK大比赛”B组优胜单位和B组综合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龙峰民族村 | 0571-64647987 | 雷天星 |
中门民族村 | 一、基本情况:莪山畲族乡中门民族村位于桐庐县西北部,距桐庐县城17.5公里。2005年由中门和潘龙两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区域总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8亩、林地面积3455亩。全村现有12个生产组,331户农户,1036人,其中畲族人口占总人口29%。中门民族村党总支共有党员42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3名,占总党员数的31%。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419元。 二、特色亮点 1、农业产业:我村主要农产品有高节竹林3000亩;毛竹1600亩;茭白套养生态鳖基地500亩;油茶种植600余亩;有年产100万只黄金粽的鑫城食品厂; 2、旅游产业:有知名农家乐民宿5家;有莪山畲族风情旅游景区--畲乡山寨。近年来通过村两委的认真规划,开发建设了龙门湾天然浴场,并正在筹建“蓝田精舍”旅游接待中心,计划年内建成;有正在落实中的重点农业招商项目“三维智创”项目。通过旅游接待中心建设和三维智创项目的落实,我村的全域旅游活动内容和接待能力将全面提升,同时能全面带动我村的农家乐发展。 3、文化产业:我村有传承千年的中门布龙、大灯表演等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畲族文化表演和少数民族生活习俗。有王统制墓、两棵千年古京松,新建的文化演艺广场和修缮的文化大礼堂,展现了我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畲族风情。 |
中门民族村 | 0571-64649166 | 姚鑫城 |
尧山村 | 一、基本情况:桐庐县莪山畲族乡尧山村地处莪山畲族乡人民政府西侧1.5公里,区域面积1.62平方公里。属丘陵半山区,新建徐七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360户农户,全村在册总人口1070人。共有耕地面积907亩,山林面积318亩。本村2018年农村集体收入1864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6165元。尧山村党总支部下设四个小支部,共有党员41名。 二、特色亮点:尧山村大力发展新农村绿色生态建设,以人为本,大力进行村各项事业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曾先后获得“浙江省卫生村”、“杭州市卫生村”、“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标兵村”、“杭州市级信用村”、“县园林绿化村”、“桐庐县生态村”等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
尧山村 | 0571-64649677 | 姚世庆 |
新丰民族村 | 莪山畲族乡新丰民族村位于莪山畲族乡的西北部,是典型的浙西北山区村庄,北接横村镇,西靠钟山乡,由戴家山和铁砧石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有农户312户,886人,其中畲族人口占43%以上。全村有耕地面积627亩,林地面积10389亩,主要种植高节竹,素有“高节竹之乡”美誉,2018年新丰民族村人均收入为25564元。戴家山是桐庐县高端民宿发源地,先后引进秘境·山乡生活、云夕·戴家山、戴家山·8号、独幽处等精品民宿和先锋云夕书店文创项目,于2017年被评为全域3A级景区。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小康村”、“浙江省兴林富民示范村”、“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少数民族十佳特色村寨”、“浙江省森林人家”等称号,并被命名为“中国桐庐新丰国际休闲乡村培育点”、“休闲乡村示范点”。 |
新丰民族村 | 0571-64648133 | 雷国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