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01/2023-119353 发布机构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3-08-29 16:30:22
统一编号ATLD01-2023-0017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有效
文件编号桐政办〔2023〕38号 关联文件
桐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桐庐县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的通知
访问次数: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桐庐县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已经县十七届人民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桐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8月22日        

桐庐县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重要论述的精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我县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3〕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传承“桐君药祖文化”,创新中医药振兴发展体制机制,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在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打造县域标杆中作出中医药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夯实中医药工作基础,提高中医药工作的公平性、可及性;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促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推动健康桐庐建设。

坚持守正创新。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增强中医辨证能力,传承中医药精华;以中医药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数字化改革为切入点,推进中医药管理机制创新、治理模式创新及实践路径创新。

坚持协调发展。贯彻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方针,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加快中医药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促进县乡村一体化协调发展;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着力做好“中医药+”文章,统筹推进中医药医疗、文化及产业等融合发展。

坚持强化特色。大力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广泛传播中医药健康知识,持续提升“桐君药祖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数字赋能“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

(三)建设目标

到2025年,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体系不断完善,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标志性成果。

——中医药学科能力进一步提高,县中医院达到三级乙等中医医院水平;力争建设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市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5个以上。

——中医药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千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0;力争县中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60%以上,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25%以上;力争培育省级基层名中医2名以上,市级(青年)名中医或基层名中医15名以上。

——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体现,推广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50个以上;县中医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65%以上,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45%以上。

——中医药健康产业进一步壮大,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以上,一产产值达2.5亿元以上,中医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18亿元以上。

——中医药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桐君药祖文化”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为杭州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试点工作提供桐庐经验。

二、重点任务

(一)中医药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1.健全中医药管理机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发展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中西医并重,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将中医药振兴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系统谋划中医药振兴发展各项工作。强化中医药管理职责,优化中医药管理机构建设,配强配优中医药专职管理人员,加强中医药振兴发展相关政策研究。(责任单位:县政府办、县发改局、县委编办、县卫健局等)

2.完善中医药投入机制。调增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至600万元/年,重点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招引、学科专科建设、适宜技术推广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经费投入。优化公立中医医院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及领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建立符合中医药特色和高质量发展的多元投入及长效补偿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中医药产业,促进中医药健康发展。(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卫健局等)

3.优化中医药考评机制。以“会看病、看好病”为导向,将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师承带教能力、医德医风建设及群众满意度等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建立体现中医药人才特点和价值认定的科学考评机制。完善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和工作要求的职称评聘管理办法,进一步关心关爱和激励鼓励中医药从业人员,营造良好的中医药从业氛围。(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等)

4.建设县中医药研究院。依托县中医院加快县中医药研究院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事关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性、政策性问题研究,为我县中医药发展提供决策依据。组织开展中医药学术研究、医术传承、技术推广、文化传播及质量管理等工作。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经方、秘方及诊疗技术,探索民间确有专长人员坐诊行医等技术推广机制,促进传统医学经验交流、传承合作。(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财政局、县人社局等)

(二)中医药名院名科提升行动

5.加快县中医院强院建设。实施县中医院强院计划,重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及医院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力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争创全国一流县级中医医院。结合老城区改造提升,统筹谋划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诊疗服务环境。加强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及杭州市中医院等名校名院合作,提升科研教学、专科专病等综合实力。精心选树培育一批名中医师,加强中医诊疗技术研究,做大做强优势学科,以名医名科带动强院发展。探索以中医药理论思维为指导的科室设置,推进中医专病诊疗中心、中医日间诊疗中心、中医药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及适宜技术推广培训基地等“四中心一基地”建设。到2025年,中医日间诊疗服务病种达35种以上,推广优势病种诊疗方案50个以上,县中医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65%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发改局、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等)

6.推动中医药特色专科发展。按照差异化发展原则,加强中医骨伤、妇科、儿科、针灸、推拿、康复、治未病及老年病等特色专科专病建设。加大科研投入,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发挥县中医院医共体龙头带动作用和县第二人民医院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作用,积极培育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到2025年,力争建设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市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5个以上,培育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5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科技局、县财政局等)

7.加强中西医协同发展。加强县级综合性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系统谋划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建设,积极争创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将中西医联合查房、会诊纳入医院管理制度,在主要临床科室配备中医师,打造中西医联合团队。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等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和传染性疾病,设立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开展省级中西医联合攻关项目。(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财政局等)

8.强化中医药服务网底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标准化建设,建设“旗舰中医馆”5家,合理配置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药诊疗设备。推动中医药服务向村级延伸,1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有“中医阁”。推广多种中医药诊疗方法应用的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中的防治康复作用。到2025年,基层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45%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财政局等)

(三)中医药健康服务提升行动

9.完善中医药治未病服务网络。打造县域治未病中心,在健康体检、疫病防治、慢病管理中开展中医治未病特色服务。在基层医疗机构打造治未病健康驿站,积极开展中医调治、健康干预及体质辨识等特色服务。着眼“一老一小”,建立“中医药+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机制,扎实推进“七优享”公共卫生服务。积极开展青少年近视和脊柱侧弯等常见病中医药防治。做实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配备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医师,将中医药服务融入未来社区健康场景。到2025年,0-3岁儿童和65岁以上老年人等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75%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教育局、县民政局等)

10.加快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健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机制,每年培育1-3项县域推广项目,遴选培养技术骨干,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和知识竞赛,同时加强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推广。到2025年,100%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够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够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医保局、县财政局等)

11.推进中医药康复养老服务。将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纳入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相关规划,加强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和机制创新。推动中医药康复进社区、进家庭、进养老机构,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和安宁疗护中的独特优势。加强县中医院康复中心、老年病科建设和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服务,推广一批中医药康复方案。到2025年,县中医院老年病床增至45张以上,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机构2家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民政局等)

12.发挥中医药疫病防治作用。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完善中医药“关口前移、深度介入、全程参与”的中西医协同救治机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重大传染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建设全县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专家团队,确保中医药第一时间介入,并全程参与防治方案研究制定和临床一线医疗救治。(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财政局等)

13.促进中医药互联网医院发展。推进中医药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优化中医医疗服务流程,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更加规范、共享、安全的中医诊疗流程。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装备,向医共体单位提供远程会诊、中医体质辨识、中医“四诊”等服务。推进中医特色健康管理智能化,开发具备中医健康体检、风险评估、健康干预及慢病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统,实现中医健康档案数字化。(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数管局等)

(四)中医药人才素质提升行动

14.建强领军人才队伍。制定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柔性引进省级以上名中医等高端人才团队,强化重点学科、临床指导及师承带教等方面的合作。加强名老中医临证经验活态传承,挖掘整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通过数字化传承名师诊疗方案。完善名中医评选考核机制,加强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开展各级各类名中医培养。依托名中医工作室、重点学科建设及进修带教学习等途径,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培养10名左右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到2025年,力争培育省级基层名中医2名以上,市级(青年)名中医或基层名中医15名以上,县级(青年)名中医10名以上;省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以上,市级名中医工作室3个以上,县级名中医工作室5个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

15.壮大骨干人才队伍。开展中医药骨干人才遴选,培养一批理论基础扎实、诊疗技术精湛的中医药临床骨干。组织开展中医药模块化培训,通过中医经典理论和名中医经验传承学习讲座、教学查房、进修培养等形式,增强中医药骨干人才中医药理论知识和思维能力。以中医药经典理论和经典名方为主要内容,开展中医药理论知识竞赛、适宜技术比武、中医处方评比等系列“赛马”活动,对成绩优胜者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中予以优先考虑。到2025年,建立一支100人左右的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千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0,力争县中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60%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等)

16.夯实基层人才队伍。重点培养乡土型、本土化的中医全科人才,推进基层中医师带徒培养。创新“西学中”临床跟师新路径,完善“西学中”后续培养考评方式,培养一批“能西会中”的基层医护人员。充分利用县卫生进修学校教学资源,面向乡村医生开展实用型中医药知识技能培训,实现培训全覆盖。到2025年,定向委托培养基层中医师80名,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25%以上。(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等)

(五)中医药文化传播提升行动

17.挖掘桐君药祖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桐君药祖文化”,深化拓展新时代文化内涵,推进药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制定出台保护措施,加大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的传承保护。整理编撰桐庐中医药相关书籍,加强桐君药祖文化、道地中药材及传统发酵工艺的研究和传播。打造具有辨识度的IP形象,持续擦亮“药祖圣地”金名片,不断提升桐君药祖文化知名度。(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文旅集团、县文联、县卫健局等)  

18.彰显桐君药祖文化魅力。以桐君山景区、富春江夜游等为载体,通过祭祀仪式、实景演出、现场制药、大型展览等场景,结合现代医学、抗疫精神等元素让游客沉浸式体验新时代桐君文化。开展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进学校、进礼堂、进社区、进企业“四进”活动。丰富宣传渠道,开设健康讲堂,开展中医药“周五夜学”活动,策划“节气养生”“诗词里的中草药”等新媒体宣传。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方法,造浓亚运会中医药文化氛围,推进中医药文化大众化国际化。(责任单位:县文广旅体局、县文旅集团、县卫健局、县教育局等)

(六)中医药健康产业提升行动

19.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地。大力发展中医药特色产业,做强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物流、观光旅游等中医药产业链。扶持林下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升黄精、六神曲等“桐七味”道地中药材品牌影响力。优化中药材种植生态环境,扶持一批中医药种植产业特色村,打响桐君故里有机国药品牌。培育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扩大中药饮片、中成药加工生产规模,鼓励中药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中药生产加工体系现代化。支持医疗机构与药企联合研发加工配制中药制剂。到2025年,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以上,一产产值达2.5亿元以上,中医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18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县经信局、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技局等)

20.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新高地。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中医药+休闲旅游”,提升改造桐君山景区,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民宿,推出一批中医养生旅游精品线路,争创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融合中药材种植观光、中医药养生保健及中医药文化展陈等业态,培育高端道地中药材市场,多元化拓展中医药康养新产品。研究开发药膳配方产品,开展药膳评选活动,推出一批中医药养生“名菜名点名饮”。(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旅体局、县文旅集团、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商务局、县卫健局等)

(七)中医药改革创新提升行动

21.强化中医药改革示范引领。聚焦中医药机制建设、服务提升、文化传承及产业发展等改革主题,完善保障措施,破解发展难题。强化县中医院龙头地位,夯实基层中医药网底作用,优化中医药人才队伍,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强中医药产业链价值链。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桐庐经验,全力创成杭州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委改革办、县发改局、县人社局、县医保局、县财政局、县文广旅体局、县文旅集团、县数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22.推进中医药数字化改革。大力实施数字化改革“一号工程”,进一步完善中药材全流程溯源监管体系,通过强链补链促进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深化“中医药处方一件事”改革,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基层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应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共享中药房”建设,创新中药统一采购、统一审核、统一代煎、统一配送、统一监管等药事服务模式。到2025年,数字赋能基层中医药能力提升成效明显,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使用率达80%以上,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覆盖率达100%。(责任单位:县卫健局、县委改革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数管局、桐庐邮管局等)

23.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西医结合肿瘤等中医临床领域省市协同研究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筹建县中医院炮制室和中药馆,传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提升中药饮片质量。提升县中医院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与中药企业联合研发名方名药的中药制剂,加快形成医院自主品牌。举办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助力中小医药企业创新发展。积极发挥中医药领域国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作用,支持项目引进、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开展中医诊断技术研究和中医药技术装备研发,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助推科研成果落地见效。(责任单位:县科技局、县卫健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发区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振兴中医药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中医药振兴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中医药振兴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各成员单位及乡镇(街道)、开发区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形成助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完善政策指导。财政局要加大投入保障重点工作有序推进,确保中医药事业经费不低于卫生事业总经费的15%。医保局要积极研究并落实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医保政策。人社局要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的招引力度。发改、农业农村、经信及文广旅体等部门要积极出台并落实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策。

(三)强化管理督导。明确部门职责,强化部门协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落实PDCA循环全流程质量管理。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对重点任务定期开展督查评估,及时进行分析总结,推动提升行动真正取得实效。

(四)注重宣传引导。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宣传中医药护佑健康的特色优势和良好效果。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典型宣传报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展示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的浓厚氛围。

       本实施方案自2023年9月22日起施行,由县卫健局负责牵头组织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附件:桐庐县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

附件

桐庐县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重点任务清单

任务分类

重点任务

序号

任务目标

牵头单位

协作单位

一、中医药治理能力提升行动

健全中医药管理机制

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振兴发展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中西医并重,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宣传,将中医药振兴发展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探索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健全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

县政府办

县发改局

县卫健局

县委编办

完善中医药投入机制

2

调增中医药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至600万元/年,重点加大公立中医医院发展、人才培养招引、学科专科建设、基层适宜技术推广及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确保中医药事业经费不低于卫生事业总经费的15%。

县财政局

县卫健局

优化中医药考评机制

3

建立体现中医药人才特点和价值认定的科学考评机制,完善中医药职称评聘管理办法,进一步关心关爱中医药从业人员。

县卫健局

县人社局

建设县中医药研究院

4

建成县中医药研究院,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研究;加强中医药学术研究、医术传承、技术推广、文化传播及质量管理等工作;挖掘整理民间中医药经方秘方及诊疗技术,探索民间确有专长人员坐诊行医等技术推广机制。

县卫健局

县医保局

县财政局

县人社局

二、中医药名院名科提升行动

县中医院强院建设

5

实施县中医院强院计划,重点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质量及医院管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名院名校合作”,全力创建三级乙等中医医院,争创全国一流县级中医医院。

县卫健局

县财政局

6

结合老城区改造提升,统筹谋划县中医院改扩建工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诊疗服务环境。

县卫健局

县发改局

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县财政局

7

加强中医诊疗技术研究,做强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针灸推拿科、中医治未病科、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科及中西医结合泌尿科等优势学科专科,推广优势病种诊疗方案50个以上。

县卫健局

8

推进中医专病诊疗中心、中医日间诊疗中心、中医药康复中心、治未病中心和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等“四中心一基地”建设,到2025年,县中医院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65%以上。

县卫健局

县财政局

二、中医药名院名科提升行动

中医药特色专科发展

9

力争省级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2个以上,市级中医特色专科(专病)5个以上,培育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专病)5个以上。

县卫健局

县科技局

县财政局

中西医协同发展

10

建设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5个,争创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2家;推进“桐君药祖国医馆”分馆建设,做好“中医药+妇幼保健”等融合文章。

县卫健局

县财政局

11

研究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聚焦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和传染病,设立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联合门诊(MDT),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开展省级中西医联合攻关项目1项。

县卫健局

中医药服务网底建设

12

根据“旗舰中医馆”建设标准,建设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旗舰中医馆”5家。

县卫健局

县财政局

13

10%以上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建有“中医阁”。

14

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到2025年,中医诊疗人次占比达45%以上。

县卫健局

三、中医药健康服务提升行动

中医药治未病服务

15

建成县域治未病中心,开展中医治未病在健康体检、疫病防治、慢病管理等领域中的特色服务。

县卫健局

县财政局

16

发挥中医药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的特色优势,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中均配有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医师。

县卫健局

17

开展中医药融入“两慢病”全周期健康管理,开展青少年近视和脊柱侧弯等常见病中医药防治。

县卫健局

县教育局

18

到2025年,0-3岁儿童、65岁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和75%以上。

县卫健局

县民政局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

19

100%的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6类10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100%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4类6项以上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县卫健局

县医保局

县财政局

中医康复养老服务

20

县中医院加强老年病科建设,老年病床增至45张以上;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康复服务;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2家以上。

县卫健局

县民政局

县财政局

中医药疫病防治

21

建设全县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组建中医疫病防治队伍和专家团队,发挥中医药在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

县卫健局

县财政局

中医药互联网医院发展

22

推进中医药远程医疗、移动医疗、智慧医疗等新型医疗服务。

县卫健局

县数管局

四、中医药人才素质提升行动

建强领军人才队伍

23

制定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3年内柔性引进省级以上名中医3名以上。

县卫健局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24

依托名中医工作室、重点学科建设及进修带教学习等途径,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培养10名左右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和学科带头人。

县卫健局

县财政局

25

完善名中医评选、培养及考核机制,到2025年,力争省级基层名中医2名以上,市级(青年)名中医和基层名中医15名以上,县级(青年)名中医10名以上。

县卫健局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26

推进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加强周期考核评估,到2025年,省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以上,市级名中医工作室3个以上,县级名中医工作室5个以上。

壮大骨干人才队伍

27

组织开展中医药模块化培训,每年开展中医药理论知识竞赛、适宜技术比武、中医处方评比等系列“赛马”活动。

县卫健局

28

到2025年,建立一支100名左右的中医药骨干人才队伍,千人口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达1.0,力争县中医院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60%以上。

县卫健局

县人社局

夯实基层人才队伍

29

推进基层中医师承人员培养工作,加强在职期间能力提升培训,到2025年,定向委托培养基层中医师80名。

县卫健局

县人社局

县财政局

30

创新“西学中”临床跟师新路径,完善“西学中”后续培养考评方式;开展中医药能力提升培训,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医师占比达到25%以上。

县卫健局

五、中医药文化传播提升行动

挖掘桐君药祖文化资源

31

深入挖掘“桐君药祖文化”,推进药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桐君传统中药文化”的传承保护。整理编撰桐庐中医药相关书籍,打造具有辨识度的IP形象,持续擦亮“药祖圣地”金名片,不断提升桐君药祖文化知名度。

县委宣传部

县文广旅体局

县文旅集团

县文联

县卫健局

32

以桐君山景区、富春江夜游等为载体,结合现代医学、抗疫精神等元素打造沉浸式中医药文化体验。

县文旅集团

县文广旅体局

县委宣传部

县卫健局

彰显桐君药祖文化魅力

33

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礼堂”四进活动,开设健康讲堂,开展中医药“周五夜学”活动。

县卫健局

县教育局

34

推广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健身方法,助力杭州亚运会,传播桐君中医药文化。

县文广旅体局

县卫健局

六、中医药健康产业提升行动

打造中医药产业发展示范地

35

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提升“桐七味”品牌影响力,扶持一批以中医药种植为主的产业特色村,到2025年,力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5万亩,一产产值达2.5亿元。

县农业农村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6

加强对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到2025年,力争中医药规模以上企业产值达18亿元。

县经信局

县发改局

县科技局

建设中医药健康旅游新高地

37

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节活动,推出一批中医养生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中医药文化特色民宿。

县委宣传部

县文广旅体局

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集团

县卫健局

38

开展药膳评选活动,推出一批中医药养生“名菜名点名饮”。

县商务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39

推动桐君山景区提升改造,到2025年,浙江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达3个以上。

县文广旅体局县文旅集团

县农业农村局

县卫健局

七、中医药改革创新提升行动

强化中医药改革示范引领

40

创成杭州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和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县卫健局

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推进中医药数字化改革

41

深化“中医药处方一件事”改革,推进基层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应用,到2025年,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使用率达80%以上。

县卫健局

县数管局

县委改革办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42

加强“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医共体内中药饮片统一采购、统一审核、统一代煎、统一配送、统一监管,到2025年,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覆盖率100%。

43

进一步完善中药材全流程溯源监管体系,增加可溯源中药材品种,提升道地药材品质,推动中药材“优质优价”。

县卫健局

县农业农村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县数管局

县邮管局

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44

筹建县中医院炮制室和中药馆,探索与第三方合作开发制剂,做好“桐君医脉香”品牌延伸。

县卫健局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45

举办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开发区

县卫健局

46

鼓励扶持企业开展中医诊断技术研究和中医药技术装备应用研发。

县科技局

县卫健局

桐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桐庐县中医药振兴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