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4走进桐庐/col/col1512883/index.html桐庐概况/col/col1535179/index.html自然地理/col/col1535180/index.html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桐庐入钱塘县, 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置严州。 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 分水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移桐庐县于今县治。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天祐 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1949年4至5月桐、分两县解放,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 两县入桐庐。1960年8月又废富阳入桐庐,并隶属于杭州市。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原分水县贤德公社划归富阳。今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

  • 桐君街道
  • 城南街道
  • 凤川街道
  • 旧县街道
  • 江南镇
  • 富春江镇
  • 横村镇
  • 瑶琳镇
  • 分水镇
  • 百江镇
  • 莪山乡
  • 钟山乡
  • 新合乡
  • 合村乡
  • 社会事业
  • 城市建设
  • 人民生活
  • 经济发展
  • 行政建设
  • 自然地理
  • 桐庐地图
  • 桐庐新闻
  • 富春山水
  • 经典溶洞
  • 工业旅游
  • 动感漂流
  • 历史人文
  • 富春山水
  • 经典溶洞
  • 工业旅游
  • 动感漂流
  • 历史人文
走进美村
  • 江南时节
  • 乡土民俗
  • 农家土货
  • 浪漫骑行
  • 水果采摘
  • 烂漫赏花
  • 休闲娱乐
推荐路线
  • 古村之旅
  • 乡遇路线
  • 特色线游
  • 经典路线
常住桐庐
  • 地方美食
  • 特色民宿
  • 休闲娱乐
  • 宾馆酒店
  • 富春江科技城
  • 富春山健康城
  • 桐庐迎春商务区
  • 慢生活体验区
  • 富春未来城

富春江科技城以“智慧•风情•生态城”为发展定位,在规划、建设、项目招引和城市管理上充分发挥山水生态优势,注重产业和环境的融合、建城与造区的融合、各产业平台间的融合,以智慧安防、医疗器械、总部经济等产业为重点,形成8大特色产业平台(文化创意园、花园总部园、科技孵化园、智慧安防产业园、通信设备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快递服务产业园),并积极打造2大商务核心:即杭黄高铁站综合体和工商大学柴埠新城综合体,大力推进园区三产和公共资源配套项目建设,全面进入“产城融合”发展新阶段。

富春山健康城紧邻桐庐县城核心区域,东至城南街道与凤川街道行政界线,西至大峡山隧道,南至大奇山脚,北至320国道转梅林路转规划城南路,规划面积36.52平方公里。富春山健康城内环境资源优越,生态资源保护突出,区内森林覆盖率超过8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时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杭新景高速与320国道穿境而过,杭黄铁路桐庐站选址在健康城内,同城效应和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明显,真正做到“养生不离家,离尘不离城”效果。

迎春商务区是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中国最具活力县域楼宇经济样板区。目前,核心区域的商务办公区共有26幢高档商务楼宇和两大商贸综合体,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楼宇体量最大、最集中,品质最好,产业集聚力最强的县域楼宇经济体。目前,建有电商产业园2个,金融产业园、文创产业园、中介服务产业园、国际创业中心、大学生孵化园、春江渡口众创空间、春江渡口海智基地,累计入驻企业1000多家,近万白领入驻办公,总注册资金超百亿,年税收突破亿元,是高端产业、高新产品、高素质人才和高品质服务集聚地。重点培育电子商务、创新型金融、创业孵化、软件设计、大数据、中介服务等楼宇项目。

慢生活体验区位于富春江景色最优的中段,区域范围涵盖富春江镇的芦茨、茆坪、石舍三个村及国家级风景名胜严子陵约台、白云源两个著名景区,总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体验区以江与溪、山与谷、村与田等原生态自然景观为构成要素,突出原生态、原生活、原生产等乡村元素,是体验慢节奏生活方式的乡村休闲旅游区域。目前共有民宿192家,床位4100张,静庐澜栅、忆松树岭、原乡芦茨、木舍人家等精品项目享誉国内。重点培育民宿、休闲旅游产业,使其成为都市人放慢脚步、放飞心灵、回归自然的首选之地。

富春未来城位于最美桐庐县核心区,依山面水、两溪环抱,规划范围12平方公里,依托杭黄铁路桐庐站,一期实施范围4平方公里。按照未来社区理念,提出“两城两地两区”(山水生态城、年轻活力城、创新要素集聚地、未来生活展示地、社会治理创新区、未来县域城市样板区)建设方针,集聚发展以快递物流全产业链经济为主导的“1+3+X”(“1”即以快递物流全产业链经济为主导,打造快递科技小镇;“3”即总部经济、科创经济和数字经济;“X”即配套商业、会展、教育、医疗、旅游等等业态。)产业体系,高品质彰显“富春山水间 产业新高地 未来生活城”特色,全力打造快递科技集聚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全域服务智能化、城市治理精细化的产业之城、生态之城、未来之城。

桐庐县始建于三国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曾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桐庐入钱塘县, 至仁寿二年(602年)复置。唐武德四年(621年)析桐庐西北七乡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置严州。 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年)复置分水,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 分水县。开元二十六年(738年)移桐庐县于今县治。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天佑 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1949年4至5月桐、分两县解放,1958年11月废新登、分水 两县入桐庐。1960年8月又废富阳入桐庐,并隶属于杭州市。1961年12月复置富阳县,并将原新登县辖地及原分水县贤德公社划归富阳。今桐庐县政区,基本上为原桐庐、分水两县辖地。

  • 桐君街道
  • 城南街道
  • 凤川街道
  • 旧县街道
  • 江南镇
  • 富春江镇
  • 横村镇
  • 瑶琳镇
  • 分水镇
  • 百江镇
  • 莪山乡
  • 钟山乡
  • 新合乡
  • 合村乡
  • 社会事业
  • 城市建设
  • 人民生活
  • 经济发展
  • 行政建设
  • 自然地理
  • 桐庐地图
  • 桐庐新闻
  • 富春山水
  • 经典溶洞
  • 工业旅游
  • 动感漂流
  • 历史人文
走进美村
  • 江南时节
  • 乡土民俗
  • 农家土货
  • 浪漫骑行
  • 水果采摘
  • 烂漫赏花
推荐路线
  • 古村之旅
  • 乡遇路线
  • 特色线游
  • 经典路线
常驻桐庐
  • 地方美食
  • 特色民宿
  • 休闲娱乐
  • 宾馆酒店
富春江科技城
富春山健康城
桐庐迎春商务区
慢生活体验区
富春未来城

富春江科技城以“智慧·风情·生态城”为发展定位,在规划、建设、项目招引和城市管理上充分发挥山水生态优势,注重产业和环境的融合、建城与造区的融合、各产业平台间的融合,以智慧安防、医疗器械、总部经济等产业为重点,形成8大特色产业平台(文化创意园、花园总部园、科技孵化园、智慧安防产业园、通信设备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快递服务产业园),并积极打造2大商务核心:即杭黄高铁站综合体和工商大学柴埠新城综合体,大力推进园区三产和公共资源配套项目建设,全面进入“产城融合”发展新阶段。

富春山健康城紧邻桐庐县城核心区域,东至城南街道与凤川街道行政界线,西至大峡山隧道,南至大奇山脚,北至320国道转梅林路转规划城南路,规划面积36.52平方公里。富春山健康城内环境资源优越,生态资源保护突出,区内森林覆盖率超过8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时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杭新景高速与320国道穿境而过,杭黄铁路桐庐站选址在健康城内,同城效应和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明显,真正做到“养生不离家,离尘不离城”效果。

富春山健康城紧邻桐庐县城核心区域,东至城南街道与凤川街道行政界线,西至大峡山隧道,南至大奇山脚,北至320国道转梅林路转规划城南路,规划面积36.52平方公里。富春山健康城内环境资源优越,生态资源保护突出,区内森林覆盖率超过8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同时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极为便利,杭新景高速与320国道穿境而过,杭黄铁路桐庐站选址在健康城内,同城效应和大城市的溢出效应明显,真正做到“养生不离家,离尘不离城”效果。

慢生活体验区位于富春江景色最优的中段,区域范围涵盖富春江镇的芦茨、茆坪、石舍三个村及国家级风景名胜严子陵约台、白云源两个著名景区,总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体验区以江与溪、山与谷、村与田等原生态自然景观为构成要素,突出原生态、原生活、原生产等乡村元素,是体验慢节奏生活方式的乡村休闲旅游区域。目前共有民宿192家,床位4100张,静庐澜栅、忆松树岭、原乡芦茨、木舍人家等精品项目享誉国内。重点培育民宿、休闲旅游产业,使其成为都市人放慢脚步、放飞心灵、回归自然的首选之地。

富春山健康城紧邻桐庐县城核心区域,总体规划面积36.52平方公里,是我县集聚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产业平台。健康城坚持“产城人文景”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依托优越的生态环境优势,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健康产业,在各级领导、历届班子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逐渐形成了以生命科技、中医健康、运动休闲为主导的产业布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进一步给予健康城平台赋能,明确了坚持生命科技特色产业不动摇,加快培育和发展细胞生物、靶向药物、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重点细分产业,力争打造全国有影响、长三角有地位、全省有示范的健康产业集聚区。2020年,健康城实现总营业收入9.1亿元,其中健康产业营业收入6.3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21亿元;高新技术投资2.7亿元;财政总收入1.6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