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心村”到“桃花源”:枕着溪水数星星的彰坞慢生活 |
||||||||
|
||||||||
|
||||||||
杭城西南一小时车程,桐庐天子岗山势如屏。溪流潺潺穿彰坞村而过,白墙黛瓦的杭派民居次第相连。远山如黛,近田叠翠,俨然一幅富春山居图。 谁能想到,八年前走入彰坞,需在狭窄山路上颠簸盘旋。村内闲置房屋与荒芜田地交织,这里被戏称为“光棍村”——姑娘不愿嫁,小伙难娶亲。 “开进村的路又窄又暗,晚上有点怕。”村民申屠铃玲翻出手机里的老照片:低矮破败的两层砖房,是公婆20世纪80年代盖的。当时,像这样年久失修的老屋在彰坞比比皆是,年轻人纷纷出走,村庄日渐“空心”。 转机在2017年到来。当时,在云南办企业的彰坞人徐健,被老党员一句“钱赚不完,根不能断”触动,毅然返乡,担任彰坞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一边是空房占地,一边是村民无地建房。”徐健回忆。他带领村两委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空心村盘活开发,创新“彰坞模式”:村里统一规划、邀标施工、统拆统建。钱袋子紧的村民可分期付款,或待新居落成后返租经营。 四年四期工程,400多幢空置的老旧房屋轰然倒下,200余栋杭派新居拔地而起。申屠铃玲一家在2021年底欢欢喜喜搬进三层小楼。美人靠临着竹海,推窗即见山泉叮咚。她特意将二楼门窗做成全开敞式,“雨天听瓦片承水,晴天让阳光洒满,这才叫乡下日子。”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