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讲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好基础”发展思路,合村乡围绕“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线,坚定不移走好全域旅游发展之路,锚定“运动休闲、绿色生态”两大主题,以党建强、生态美、产业兴、善治暖、农民富的新时代“合美生仙里”为建设目标,做深做透“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产业链,为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贡献合村力量。
一、聚焦全域旅游,突显运动休闲
今年,合村乡成功举办浙江省运动休闲乡镇建设工作第六次交流会,第四届生仙里铁人三项赛通过中铁协C级赛事认证,滑雪季、漂流季出票游客合计25.1万人次,全域全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旅游营收1.15亿元。全域景区提升带动了项目投资、产业发展,截至11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5亿元,同比增幅104%。乡村文旅综合体项目主体结顶,平急两用项目生仙里·且慢酒店完成土地征地和农转用工作。“年夜饭+滑雪”主题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12月29日央视新闻频道、国际频道在生仙里国际滑雪场直播“冰雪经济”新闻主题。
做好后5A时代全域旅游促进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助推经济实现稳增长、攀新高,结合杭淳开高速项目,一体谋划高速合村连接线以及杭淳开分水高速口旅游专线,以快速路网建设带动全域景区“一环一带”发展。一是抓项目建设,做优旅游配套服务。加快推进瑶山谷二期、丹霞山庄等7个重点投资项目,带动项目投资3.5亿元,争取早竣工早投产。保障乡村文旅综合体、星空堡等在建酒店类项目开门营业,生仙里·且慢酒店项目2025年5月前进场施工,不断提升游客住宿承载能力。优化旅游营商环境,针对合村现阶段民宿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民宿产业对地方经济数据贡献不高的问题,发挥“民宿联盟”作用,力争新培育2-3家规上单位,统一标准、统一营销、统一管理。二是提赛事能级,打响运动品牌口碑。以打造“中国赛事之乡”为目标,持续举办“春铁三、夏漂流、秋骑行、冬滑雪”等系列赛事,积极打造“专业性赛事+高水平赛事+娱乐型赛事”的金字塔赛事体系。正在积极对接中铁协,全力将“生仙里铁人三项赛”升级为中铁协B级联赛,并以“仙铁”为核心赛事,通过专业赛事引流,将生仙里打造成为运动赛事基地和运动俱乐部之家。三是强文旅招商,提升宣传推介热度。梳理现有资源,及时对接业务部门借力招商推介小木厂乡创园等闲置优质项目,积极跟进仙里秘境、町言农品二期、数字农业等招引项目。深挖本地文旅资源,推出“滑雪夜游”等特色旅游线路,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持续举办农文旅活动、投放创意宣传,提升景区热度,延展旅游消费链。
二、聚焦绿色生态,突显高山农业
2024年,80MW/120MWp农光互补共富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单项目实现固投9947万元。政府投资500余万元建设配套林道路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生仙里农创园共富提升项目中的绿合二期顺利开工,光伏升压(储能)站2025年1月进场施工。岭源村新种油茶450亩,瑶溪村、三源村茶园改造400亩,成功申报首批市级高效生态山林经济基地,争取补助资金1000万。
为深耕农文旅融合共富文章,持续推进“万亩高山农业园”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早日完成“光伏项目增收80万、2000亩油茶基地增收80万、2000亩茶叶基地增收80万”目标任务。重点谋划集产业加工、产品销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三基一园”项目(千亩茶叶基地、千亩油茶基地、百万羽养殖基地、农创共富园区)。一是规模集聚,提升农创共富园区。加快推进合村乡农业产业集聚进程,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整体行业竞争力,努力打造省级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集聚园区。借助绿合二期项目,引入杭州后宅私厨预制菜、杭州小笼包等上下游企业,预计增加企业产值8000万元,新增本地用工岗位100余个,培育1-2家规上企业。全力服务保障80MW/120MWp农光互补共富示范项目,力争2025年10月前完成建设。加大农创园3号地块招商力度,吸引更多农创客等新型人才来乡创业,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商业模式。二是合作开发,增加油茶茶叶产值。瑶溪村、三源村老茶园改造1000亩、岭源村油茶新增种植800亩,与杭电数字农科院洽谈合作,推动油茶和茶叶基地数字化建设,帮助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双向增收。用好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的院校资源,不断提升“瑶溪红袖”“瑶溪绿袖”美誉度、影响力。通过与杭州西湖龙井茶企业等社会工商资本达成合作,提升专业营运能力和畅通产品销售渠道。三是产业升级,打响无抗养殖品牌。服务保障投资客商加快推进无抗鸭养殖项目,力争2025年6月投产,年养殖规模150万羽。围绕无抗鸭产品建设预制菜工厂,打造生仙里无抗安心肉鸭本土品牌,实现产销一体化。与乡域现有农产品共同打造电商产业园,实现线上线下产品双推广。
三、聚焦共同富裕,突显共建共享
打好党员带头致富、带领创富、带动共富等组合拳,围绕“一村一品” 产业打造“共富工坊”11 家、其中星级工坊 10 家。通过书记项目引领,以“共富工坊”为载体,带动销售农特产品,帮助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今年全乡6个村经营性总收入为 428 万元,其中工坊帮助村集体增收 290 万元,助力合村成为全县首个完成“8050”任务的乡镇。各村借助联乡结村单位以及党建联建单位,合计增收98.22万元。
为全面加强统筹、促进共富,持续深化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实践,借助联乡结村、党建联建共富机制,探索形成订单农业、合作项目、资金入股等多种共富模式。一是结亲联姻,借智借力发展。聚力盘活乡村资源,促进经济效益转化,加强与帮扶单位对接联络,建立党建联建合作,争取项目、资金支持,积极主动为各村谋划、嫁接平台资源。争取从单向获取帮助向壮大自身造血能力转变,合理运用联乡结村帮扶资金助力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二是双轮驱动,做优做好美丽。坚持“双百攻坚”协同推进,稳步推进雅鲁漂流景区回水提升工程,高质量打造高凉亭村宜游示范点,高标准建设农创园提升项目。大力实施全域高品质美丽建设攻坚行动,不断推动美丽本底精致精美、美丽标杆出彩出圈、美丽经济做强做优,争创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三是固强补弱,建强建好队伍。以选优配强为导向,高质量完成2025年村级换届工作。以“六合争星”为载体,持续开展“六和擂台比武”、联合移动办公党建品牌活动,不断提升干部业务能力,加强基层干部群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