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64/2025-112794 发布机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5-02-17 15:05:30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思路
访问次数:

2024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上级有关决策部署,以“把退役军人接收安置好、服务保障好、教育管理好、作用发挥好、权益维护好”为抓手,全面推进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

一、2024年度主要工作

1.聚焦党建引领,提升服务体系水平。一是以案为鉴强党纪。深刻反思优待资金违规发放、违规传输涉密文件等事件,深入剖析局内部违纪违法风险点27个。出台《桐庐县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细则(试行)》,把好优抚资金发放事前核查、事中监督、事后复查“三关”,共追回资金46.48万元,全部上交国库。二是试点先行促融合。以分水新龙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为试点打造标杆型服务站,将“党建、志愿服务、就业创业、民兵”相融合,以试点带动县域其他服务站精细化服务,并联合建德开展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交叉互查互学活动。三是社会化关爱优服务。成立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党委,也是全省第一个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党委,以党建统领推动协会在退役军人政策咨询、帮扶解困、生活关怀和就业创业等方面更好地开展服务,相关工作得到省厅领导充分肯定。今年5月,我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作为杭州地区唯一代表在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工作交流会上分享经验做法。

2.聚焦优待抚恤,提升双拥服务温度。一是完善双拥举措。对我县双拥主题公园进行初步设计,完善浙东人民金萧支队和君山村委双拥点位氛围营造,推动武警桐庐中队和君山村双拥结对共建。组织开展“八一”崇军系列活动,召开2次双拥专题会商会议,走访慰问驻桐部队3家、各类优抚对象1500余人,发放慰问金61余万元,慰问短信1.6万余条。协调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4人,组织247名现役义务兵父母等优抚对象免费健康体检,为142名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二是抓好优待服务。组织重点优抚对象2批92人赴省荣军医院短期疗养,9批300余人开展县内短期疗养,为1258名重点优抚对象统一购买西湖益联保。完成3名伤、残、病退役军人评补认定,80名两参退役人员和174名部分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生活补助认定,完成29名优抚对象辅助器材申领配发,复检取消1名违规评残人员待遇。严格优抚资金专款专用,已发放定期抚恤补助金55787人次3570余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469人次700余万元、困难退役军人生活援助851人次9.4万余元、医疗援助634人次11万余元。三是做实烈士褒扬。组织9.30烈士纪念日活动,全覆盖走访慰问53名烈士遗属,为目前我县唯一健在的在执行战备任务中牺牲烈士的父母改造居住环境,取得良好社会反响。钟山烈士墓、五云山烈士墓申报评定县级烈士纪念设施,实地抽查检查21处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管理现状,对5处祭扫场所进行整改,并修缮桐庐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及周边环境。

3.聚焦基础工作,提升安置就业质量。一是保障退役安置。完成春秋季退役军人接收报到106人,做好退役一件事联办事项,举行返乡欢迎仪式,现场讲解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等相关政策。阳光安置3名转业军官,21名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并组织适应性培训、分组实践锻炼等,加强待安置期教育管理。开展安置“回访”活动,了解近三年国企岗位转业安置人员现状。二是强化就业技能。完成新一轮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项目招标,组织5批次98人参加职业技能情况,摸排未就业退役军人4156人,组织未就业退役军人参加专场招聘会。摸排梳理我县军创企业2400余家,掌握经营状态、退役军人员工等,为解决退役军人就业难提供有力支撑。三是助力创业创新。与县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联合下发《关于鼓励和扶持退役军人回乡从事农业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本着拥军崇军、扶农兴农、扶新扶优的工作原则,对符合条件的回乡退役军人给予5万元左右项目资助,通过基金会资助扶持,助力退役军人回乡投身乡村振兴。

4.聚焦权益维护,提升矛盾化解成效。全面梳理八类重点群体,逐一分析研判。按照“申请一人核查一人”原则,开展两参认定工作,对提交申请的128人进行初审,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认定身份80名,其中符合享受定期抚恤补助待遇65名,并做好政策和稳定工作。协调80504部队退役军人有关诉求,并督促有关乡镇落实相关事宜。召开企退军转干部联络员座谈会,思想疏导到位。接待来访退役军人371人次,处理上级通报预警信息5次,办理上级交办信访件43件。全县涉军群体总体平稳可控,两会等重要节点期间,未发生重大涉访事件。

二、存在问题不足

1.全县双拥工作氛围不浓。我县双拥工作整体底子薄、基础弱,经费保障不足,成员单位未形成合力,社会力量参与度不高。烈士陵园、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双拥公园、双拥一条街等设施相对滞后。

2.安置岗位及待遇不平衡。退役军人历史遗留问题绝大多数缘于安置,目前安置隐患依然存在,我县士官安置事业编占比40%,市区70%,建德40%+3,存在不平衡,虽有国企兜底,但目前就业帮扶人员工资待遇18.5万/年,且逐年提高,与新安置国企人员产生较大逆差,极易产生不稳定因素。

3.服务管理机制有待理顺。部门及乡镇(街道)协同不够,如对退役军人有关诉求,没有从部门职能出发给予协调解决。政府在人、财、物等保障上还需强化,特别是对立下战功、因残因病致贫、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的退役军人,相关保障措施有欠缺。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我局将紧紧围绕主责主业,全面提升退役军人工作和双拥工作质效。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凝聚社会力量,提升服务质效。引导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将会员覆盖至每个行政村、社区,促进镇村退役军人服务站与关爱协会深度融合,在就业服务、走访慰问、帮扶解困、精神慰藉等方面,做实做细服务举措,联合开展“送老兵最后一程”行动,向去世老兵献上一个花圈。

2.紧盯关爱实事,推动优待落地。在公交优待基础上,争取在旅游、医疗、教育等公共领域落实更多的优先优待。结合现有烈士纪念设施,谋划烈士陵园建设。发挥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党委作用,引导在桐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帮扶困难退役军人,助力就业创业。

3.用心搭桥铺路,做优就创平台。对接优化转业军官、士官安置岗位,坚持岗前实践锻炼,做好安置“下半篇”文章,实时跟踪了解安置现状,提升退役军人安置工作质效。谋深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仪式,针对性做好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解读、就业前景分析等。摸清失业人员情况,联合县人社部门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就业信息发布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管理监督,提升培训实效。用好“退役军人创业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

4.防范风险隐患,维护和谐稳定。加强风险研判防范和管控处置力度,协调解决退役军人合理合法述求,依法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对重点群体、重点人员做好政策宣传,教育疏导,在重点节日和敏感时期开展全面排查,加强零报告制度,及时掌握重点人员思想动态动向,落实稳控责任。深入挖掘宣传退役军人建功立业、开拓进取、奉献社会的感人事迹,讲好军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