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气象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
||||||||
|
||||||||
2024年,桐庐县气象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政府法治政府建设重点,严格依法履行气象社会管理职能,科学谋划法治建设工作,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和全面依法行政工作,为我县气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局党组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落实部门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主要领导负责抓、分管领导负责具体管、相关科室配合的工作局面。根据上级气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党组坚持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初召开会议对全年的法治建设工作作了详细周密的工作部署,研究制定年度学法计划。同时将依法行政始终贯穿重要议事日程,依法研究重大事项,切实推进依法治理工作,召开党组会、局务会研究推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注重法治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1.加强法治学习。局党组高度重视气象法治建设工作,以提高领导干部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为重点,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周四夜学、聘请法律顾问等形式,领导干部带头自觉学习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用党章党规党纪约束自己的言行,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等基本法治观念。全年组织开展学法9次。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中国气象局组织的3.23气象法治知识问答,宪法宣传日在气象法治公园进行集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组织局执法人员参加全省、全市气象依法行政会议及法治培训,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宪法意识和遵纪守法自觉性,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2.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结合“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周、宪法宣传日等,开展气象普法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事)业、进文化礼堂等活动提升群众气象法治意识,引导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气象法律法规社会群众知晓率大大提升。通过桐庐气象微信公众号以执法案例、微视频和图文并茂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气象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提高广大群众依法防御气象灾害意识和能力。结合防雷安全、升放气球、气象信息传播等专项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做好有关企(事)业单位的气象专业法律法规和相关行政类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气象普法进企(事)业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载体的气象普法活动,增强了群众遵守、执行气象法律法规的意识,为气象法治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三)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职尽责 1.开展双随机联合检查。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主动认领县编办、县市场监管局下派任务,先后多次联合县商务局、县文广旅体局、县市场监管局、县住建局等部门,根据制度到位、设施到位、隐患整改到位、人员到位、教育培训到位的要求,分别对成品油零售经营企业、危化品企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旅游景区等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与县文广旅体局联合发文推进旅游景区防雷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工作,对存在问题的景区提出了整改意见,并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工作。 2.积极落实综合执法改革工作。年初完成全市首个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弄虚作假的综合行政执法案件,罚款80000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150元,入选杭州市涉企第三方机构十起典型案例,有效推进气象行政处罚事项划转工作落实落地和涉企第三方监管。9月完成一起探测环境破坏案件,按照《浙江省气象行政处罚裁量权指导标准(2023年修订)》,违法情节较轻且属于首次违法,不予处罚。 3.切实做好防雷安全联合监管。制定年度防雷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与双随机检查方案,突出工作重点,做好全年工作计划安排;发布《关于开展2024年防雷安全专项检查的通知》。再次明确各行业主管部门及乡镇街道工作职责,部署各单位年度防雷安全监管具体工作任务,开展全县防雷安全检查,指导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及时更新防雷安全码,避免出现红码情况。走访对接县应急管理局、县商务局和县住建局,动态调整易燃易爆、危化等企业名单目录,发文公布新一轮桐庐县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及时更新企业单位管理人员信息,确保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处置及时到位。 4.全力做好气象审批工作。积极认领气象行政许可事项,及时更新维护政务服务办事指南,实现办事指南规范化;完善防雷许可项目的审批流程,推出部分许可事项部分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为企业全程代办防雷审批手续,主动上门送达许可文书,帮助出谋划策解决难题,节约工程成本,指导制定相关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措施,获企业点赞。2024年共办结各类气象行政审批共办理16件,其中行政许可6件,气象证明10件,评价满意率100%。 5.精准开展气象服务。将法治思维贯穿气象服务全过程,依法依规向社会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信息,2024年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累计发布各类预警信号167次,预警服务短信296次145余万条,高等级预警信号电话叫应3300余人次。为防灾减灾救灾筑牢气象防线,充分发挥气象在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不足与原因 (一)普法工作还需加强 我局法治宣传活动形式虽多,但普法宣传缺少整体谋划,重要时点集中宣传和日常普法结合不够紧密,成效不高。 (二)执法能力还需提升 气象行政执法人员均为兼职,执法队伍力量相对薄弱,法治素养还有待提高,法治能力与工作要求还不相适应,存在执法经验不足、业务不精等情况。 (三)公职律师未配备 我局为业务部门,人员少、业务重,没有法律专业人员,本单位未配备公职律师。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坚持把法治建设纳入年度工作计划,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推进、通督促,做到法治建设与业务工作共同推进,相融互促。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履行“一岗双责”,自觉承担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研究部署推进气象法治政府建设相关事项,加强气象领域执法监管指导。督促领导班子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强化内部层级监督,始终做到不折不扣坚持法治建设精神,确保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位。 (二)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履行法治职责 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尊法守法用法。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职业道德教育月、周四夜学等形式开展气象法治宣传教育,宣传《升放气球管理办法》《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等气象法律法规。坚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督促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贯彻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依法履职尽责。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审批许可、公正执法、强化气象行业管理、优化气象服务,始终把全局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做到重要工作亲力亲为。严格执行党组议事规则、局长办公会议等民主集中制,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等制度,严格按照程序研究决定重大事项。 四、2025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计划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通过自学、法律讲座等形式,结合气象部门在防灾减灾中的职能和守住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履职要求,多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法律法规,不断提升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2.提高普法工作站位。进一步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结合“12.4”宪法日,多形式联合开展气象普法宣传活动,实施“进社区、进单位、进乡村”宣传,提升群众法律意识。利用新媒体做好气象普法工作,充分利用短信、宣传展板、宣传册、报纸、电视、网络等途径,向社会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气象法律法规和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营造气象依法行政良好氛围。 3.全力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力度落实“三项制度”。根据气象部门自身性质、特点和所担负的职责任务,切实找准服务全县工作大局契合点和着力点,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和落实服务大局的具体措施,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推进气象法治政府工作新局面。 4.全力做好执法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加强协同配合,完善执法事项协同配合机制,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切实做到气象行政处罚事项划转不“断档”。针对升放气球、防雷安全监管、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等重点监管事项加强联合执法检查,不断提升气象安全管理水平。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