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紧紧围绕推动“双百”攻坚九个方面重点任务,结合“数字中国”和“数字浙江”规划布局,全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统筹运用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数字化技术,按照“11253”整体框架布局,助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
“11253”暨:
“1”指:“创建产城融合县域数字化引领地”这一目标。
“1”指:建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做好常态化数据编目、归集、治理、共享、开放、注销等工作;持续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数据安全责任制度,强化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加强授权运营合规管理,促进多源数据融合应用,进一步激发数据潜能等。
“2”指: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和数字要素资源“两大基础”底座。
(一)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县经信局、四大运营商,进一步推动覆盖至街道、社区等政府末级节点的安全可靠政务网络建设,为业务终端提供高速通畅、安全可靠的政务外网办公环境;推进各委办局业务专网接入,促进部门间的信息互访和资源共享,构建超高速企业宽带,从网络服务层面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二)数据资源体系。构建政务库、空间库、物联库三大类基础数据库,推进全量信息视图数据关联,形成全县政务数据资源“全景图”。推进数据资产化管理,建立数字资产装盒入库机制,将数字资产以立体化、结构化的方式提供给各领域数据需求方。构建数字桐庐空间底座,实现多源数据融合汇聚,解决数字城市建设过程中时空数据获取难、标准不统一、数据更新不及时等问题。
“5”指:五大能力提升行动。
(一)信息化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效能提升行动。协同县财政局、县审计局等单位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围绕县委、县政府重点工作及民生实事相关项目开展重点绩效评价;依托项目管理系统及IRS,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二)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提升行动。结合我县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开展情况,加强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构的合规性审查;协同授权运营企业积极探索数实融合、数数融合,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数据产品和服务,繁荣发展数据开发利用生态,进一步激发数据潜能;积极申报附国家技术设施建设国家试点,建设可信数据空间,探索建设可信流通设施,实现“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
(三)数字政府建设服务保障能力提升行动。依托“县视频共享总平台”,形成“故障视频”常态化统计通报工作机制。开展平台所在网络相关安全设备升级工作;协同县社会治理中心、县行政服务中心、县交运局等单位,推动“数字政府”重点项目的有序建设;进一步推进“微应用赋能平台”、“县域应用总平台”建设,构建高效赋能的数据产品,为部门提供切实有效的数据支撑能力;以信创改造为契机,构建桐庐县应用建设标准,以统一用户认证、统一消息接入为手段,打造县域“一单位一平台”。
(四)政务“一朵云”和安全防护能力提升行动。以云、网、数、用、端为监管核心,汇集桐庐县政务云、政务外网、终端及边界安全数据,建立从安全数据采集、治理、存储、综合分析的安全监测和安全防护体系;将桐庐现有党政机关网络站点的域名统一接入云上防护节点,为网站提供7*24小时的高效集成Web攻击防护、网站漏洞利用防护、扫描攻击防护等主流Web攻击防护能力。
(五)“三支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美丽”目标,进一步强化“作用发挥是关键”的价值导向。通过与结对社区(凤栖社区)共同组建“春江红”党员护河志愿者队伍、组建县数管局机关党建“红雁助企服务队”、服务保障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全局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水平。
“3”指:三项重点工作。
(一)做好数据要素保障,助力新质生产力特别合作圆建设。借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创建,积极打造产城融合县域数字化引领地;联合发改、经信、开发区及相关企业,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加大公共数据开放授权,助力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发展,结合县域低空航空器起降点建设,着力扩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助力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二)对标“双百”攻坚,推动未来城市建设。联合企业建立综合性智算中心,支持各类应用的开发和集成,为平台类企业提供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大模型训练等能力,助力智能网联车、低空智慧物流产业生态培育,推动车路云一体化 1.0建设;整合平台资源,丰富数据产品,在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中积极发挥数据要素价值。
(三)建设便捷、安全的网上办事环境,为建县“1800”周年献礼。推进浙政钉2.0全面使用,提升我县“掌上办公”能力,全力打造高效协同的“掌上办公之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联合县行政审批中心,全力打造方便快捷的“掌上办事之城”;开展数字桐庐10大优秀场景评选活动,集成展现桐庐数字化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