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今年以来,百江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发展和美丽两大主题,以“重整行装再出发 提振精神立新功”为牵引,统筹做好“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生态宜居、服务保障”四篇文章,大力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做实“组织”文章,强化振兴“硬支撑”。一是筑牢基层基础,压实党建责任。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学纪守纪作表率”专题培训。聚焦村社调优夯实换届基础,实行“包村负责制”,通过入户走访、重点谈话、月度分析、季度调优等形式,不断深化全镇各村选情研判。二是紧扣重点工作,激发党建活力。创新开展“一线组工会”,按一月一主题开展工作比拼,已有8个村围绕八大专题开展了“一线组工会”。钱家村外引内育,强化班子力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黄精,打好了后进整转“翻身仗”。三是强化正风肃纪,坚持抓早抓下。完善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考勤及请销假制度的通知》,强化对镇村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坚持对群腐问题零容忍的态度,深化开展“三清一促”点题式督查。今年以来,镇纪委15名不正确履职的干部给予批评教育处理,1名农房管理履职不力的干部给予诫勉处理,2名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的干部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全年履职积分位列全县第三名。
(二)做好“产业”文章,跑出发展“加速度”。一是围绕项目招引崛起。立足村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1-10月实现总投资13774万元,其中民间投资11250万元,完成率125%。农产品云商市场建成投产,1号厂房整幢成功招引杭州钭家食品入驻,全年共招引落地项目3个。今年以来,共盘活闲置农房20宗,成功拓展亲子研学、碾茶、草坪团建、亲子漂流等项目,带动群众增收300余万元。二是围绕农业转型提质。基于一方水土的特色农产品,谋划农业发展新路。百江村成功申报“禅意茶谷”共富园建设,新建龙井茶园330余亩,完成钱家村古岩茶基地改造项目,对老茶园进行改造复壮200余亩;桐庐农发粮油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国家级生态农场,昊琳农业成功纳入“国家级科技小院项目”,成功创建省级“博士创新站”。三是围绕文旅产业增效。坚持以民宿集聚化、精品化为发展方向,全年共新增民宿21家,其中精品民宿3家,新增床位250余个,年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营业收入1200余万元。持续打响桐庐味道“百江红”农产品区域品牌,通过电商销售农特产品,全年销售额达700万元。成功举办第九届双坞樱桃节,发布国家、省市媒体宣传报告各1篇。成功举办杭州市首届民宿管家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我镇民宿管家荣获第二名的好成绩。
(三)做优“美丽”文章,建设和美“新乡村”。一是村庄外围添乡韵。田园风光是百江的大美本底,绿色生态是百江的比较优势。持续推进农田非粮化整治、高标农提升改造、美丽田园千亩方建设,百江镇联盟村等4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获2023年度土地综合整治省级精品工程,得到500万元奖励资金;罗山片高标准农田通过市级示范区项目专家评审立项,获得1000万元资金支持;全年完成农田非粮化清理200余亩,耕地功能恢复600亩,林分改造及营林抚育3800余亩。二是微改精提靓乡容。聚焦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坚持低成本高质量,微改造精提升推进联盟村省级未来乡村、翰坂村市级美丽乡村特色村、县级美丽经济协同发展村建设。持续开展“美丽100”环境整治行动,围绕“五个一”工作目标,完善常态化工作推进机制和资金奖励方案,激励各村比学赶超村村比美全域争靓。一体推进秸秆禁烧和回收综合利用工作,PM2.5数据持续低位,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四)做强“服务”文章,释放乡村“新活力”。一是聚力攻坚破难,持续深化优地优居改革。今年上半年,后河村优地优居改革先后获得姚市长和刘捷书记的调研肯定。围绕打造民生项目、精品项目、标杆项目的目标,松村村优地优居改革各项工作全面铺开,按照集聚自建一批、进城安置一批、上楼安置一批三种路径集聚搬迁76户248人。项目推进中始终秉持“一事多成”的工作理念,优化政策叠加、服务叠加、绩效叠加,聚力实现群众优居、经营优业、本底优美、资金优效。二是聚焦“一老一小”,织密民生保障“兜底网”。民生实事有序推进,完成罗山村和翰坂村老年食堂改造,完成10户低收入农户房屋适老化改造,百江镇垃圾中转站改扩建项目完工并投入使用。百江镇爱心慈善基金会募集51.93万元助学助困基金,帮助12名困难大学生顺利入学。全年共计申领低保63户,低边9户,特困5户。三是聚焦除险保安,织密平安护航“保障网”。紧抓“三源治理”工作重心,逐村分析研判三源隐患,处理时效与闭环结果增幅明显。奋力打造“老丁调解”工作品牌,1-10月完成诉前调解案件录入44件,实现诉前调解成功率48.88%,优秀做法被浙江省法治报报道。积极推进“应急消防管理站”省级创优工作,形成“站站一体”的百江模式。今年“620”特大暴雨洪灾中,积极发挥基干民兵、应急消防站骨干力量,用心用情、竭尽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明年工作谋划
(一)抓牢“一条主线”。强化党建统领的核心支撑。创新党建活动形式,深化“1+15”党建品牌矩阵,持续做好“大比武”“8090”蓄能计划,不断夯实党建基础。聚焦村组织换届这个核心任务,以选优配强为目标,持续开展“面对面”“一对一”谈心谈话,深入摸底、严格审查、公平公开选举,切实把人民满意的干部选上来、用起来。分类分层培养年轻干部,树牢“实绩论英雄”导向,推动干部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常态化。
(二)攻坚“两大主题”。聚焦发展和美丽两大主题,抓好“增长100”“标杆100”双百攻坚行动落地见效。以清单化、节点化、结果化为导向,建立健全重点项目领导包干制度,坚持每月一调度,着力破解土地、政策、审批等卡点,全力攻坚“增长100”。持续深化“一事多成”工作理念,推进优地优居、美丽田园、美丽河湖、美丽本底等重点项目和环境整治,全力攻坚“标杆100”。
(三)抓好“五项重点”。一是抓好“杭淳开高速”开工保障。围绕“融杭发展”,抢抓外部交通区位和内部循环双提升机遇,全过程保障“杭淳开”开工建设。二是抓好招商引资“一号工程”。落实“一把手”招商,镇主要领导带头招商,协调解决项目在选址、洽谈、签约、落地、开工、投产全生命周期中的困难。紧盯方便食品、预制菜、农产品深加工等行业,招引3家以上领军企业,填满农产品云商市场和百隆地块标准化厂房。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健全领导包干项目机制,全力推进华电光伏和闲云溪谷项目建设、百源湖盘活、大野水岸运营;围绕闲置资源盘活,以东明服饰、百江老小学等闲置低效土地和厂房,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四是抓好争资争项。推进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建设,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全力争创省级农业强镇。以保障民生为目标,积极争取省市县民生实事;以深化和美乡村为目标,积极争取市级美丽乡村特色村项目、专项债项目和“一事一议”奖补资金。五是抓好高水平社会治理。强化山区型应急消防管理站应急救援能力,紧盯防汛防台等重点时段,消防和交通安全、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及重点人群,及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夯实平安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