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落实“四大抓手”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发布日期:2024-07-15 17:36: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应急管理局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为切实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水平,桐庐县落实四大抓手,不断夯实基础推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科普宣传增强防灾意识。结合“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和汛期安全演练等活动,广泛发动减灾委成员单位及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人员转移、积水排涝、地震逃生等内容的应急演练。常态化开展应急科普五进活动,通过现场讲解演示,发放宣传册、宣传品等方式向辖区群众普及灾害识别、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等科普知识,全面提升群众防灾意识,营造“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浓厚氛围。

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抗灾能力。强化重心下移、保障下倾,进一步细化完善辖区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汛前针对辖区内已建成的202处避灾安置场所进行专项检查,深入排查场所安全、设备运行和物资储备情况,对损耗或超过使用期限的设备物资及时足额补充,确保汛期每处场所均能正常开放,充分保障受灾群众“转得来、住得安、留得住”。同时,根据县域地势地点,在中部、南部、北部分别设立减灾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分水镇、横村镇、城南街道),并补充更新各类救灾物资30多种,合计6万多件,便于突发灾情时救灾物资能够足额、及时调拨到位。

三是壮大应急队伍锻造救灾本领。建构县乡村三级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巩固完善1支县级综合救援队、14支乡镇综合应急救援队伍、218支村级抢险小分队的组织结构,加强分级分类管理,不断扩充救灾装备、强化队伍训练。联合消防民兵武警力量、吸收3支社会救援队伍、联动21家施工单位,形成部门+社会救援+企业等多方协同的应急抢险救援合作机制。在此基础上,细化完善县乡村三级应急预案,深入开展各类应急拉练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锻造业务精、能力强的减灾救灾队伍。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应急救援力量达7500多人。

四是规范业务培训提高处置水平。规范和加强灾害信息报送和管理工作,定期组织政策学习和业务培训,切实提升灾害信息员风险识别、隐患排查和初期处置能力,确保基层隐患问题能够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森林防火、防汛防台、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领域业务培训25次,培训应急管理条线干部2200多人次。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报送不延时,应急值守不断档,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