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13/2025-115207 发布机构县人社局 发布日期2025-08-21 17:43:54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新职教名城】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石雕大师—周慧洪
访问次数:

一、个人简介

周慧洪,男,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桐庐县钟山乡慧洪石雕艺术工作室负责人。

二、主要荣誉

1.2016年,领衔的石雕工作室被认定为县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2.2017年,被评为首届“桐庐工匠”;

3.2016年,石雕作品参加中国(浙江)工美博览会获银奖;

4.2017年,石雕作品参加中国(浙江)工美博览会获金奖;

5.2018年,石雕作品参加中国(浙江)工美博览会获铜奖;

6.2018年,被评为杭州市旅游特色潜力行业“能工巧匠”;

7.2018年,入选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优秀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8.2019年,领衔的石雕工作室被认定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9.2020年,被评为桐庐县最美人大代表;

10.2021年,被认定为第五届杭州工匠;

11.2021年,被授予杭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

12.2022年,被授予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13.2024年,被认定为第六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三、主要事迹

一门技艺若想成就非凡,精湛技术固然是根基,而服务理念、创新意识与敬业精神才是其灵魂深处的光。钟山石雕大师周慧洪,以榔头为笔,青石为卷,近三十载光阴凿刻的,正是一部融合生存坚韧、艺术痴迷与创新勇气的石上史诗。

十七岁那年,周慧洪站在石雕行业的门槛外。“身材瘦小”成了横亘于前的无形墙,匠人们纷纷摇头。倔强的少年却不肯退却,一次、两次……直至第四次执着叩门,师父才勉强允他一试。此后的学徒岁月,是重达四斤的榔头日复一日地锤击:手臂麻木如脱离自身,失手砸肿的手背如馒头高耸,未曾阻滞刻刀下石屑纷飞;露天场地上,石狮雏形在酷暑蒸腾的汗水中、寒冬凛冽的寒气里渐次显现——多少人在这份沉重中转身奔赴快递行业的高薪诱惑,他却将整整三十载青春,注入这粗粝而深沉的石头世界。

若说初始只为谋生,三十年的坚守早已升华为血脉中对石雕的痴恋。自清代咸丰年间起,先祖的智慧在钟山石雕中层层积淀,形成此地特有的雄厚质朴之风。周慧洪接过这千年石脉,决心令其璀璨重生。2015年,慧洪石雕艺术工作室应愿而立。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非遗精品项目展示,从“美丽非遗”走进浦江、余杭、滨江等地文化礼堂活动,到城市规划中心的光荣陈列,石雕的厚重光芒在一次次金奖银奖的辉映中,照亮了传统工艺走向当代人心的路径。

然而周慧洪的匠心从来不止于守成。他敏锐地挣脱石狮、麒麟等庞然巨制的传统思维牢笼,将目光投向生活烟火——笔洗、花插、茶盘、茶宠……小巧雅物在他刀下焕发灵性。青石化作二十余种文创产品,其中“钟山石雕功夫茶具”更荣获首届省优秀旅游产品称号。这份创新力催生出更具雄心的结晶:在钟山村申通大道旁,他倾资数百万,创建了占地1800平方米的钟山石雕艺术馆。馆内亭台错落,流水映石,传统石雕精品区、互动体验区与户外园林区巧妙呼应,石雕之魂与山水意境浑然一体,为钟山文旅镶上了一颗璀璨的星辰。

从为生存执着落锤的少年,到赋予石头温度与生命的工艺大师,再到以石为媒推动家乡旅游的探路者,周慧洪每一次转身都深凿着匠心的印记。他已将石雕更深植入钟山的景区、民宿,让游客不仅能观赏凝固的艺术,更能亲手触摸冰冷的石头如何在匠心与时光中苏醒、歌唱。

周慧洪的刻刀之下,钟山青石早已不仅是坚硬的存在。那每一道凿痕,都是生存韧劲的烙印,艺术虔诚的燃烧,以及创新血脉的搏动——真正的工匠精神,既能在石头上镌刻千年时光,又能为一方土地的振兴注入永恒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