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技能人才是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特别重要的基础性骨干力量,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缩小三大差距的关键群体。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全面推进“新职教名城”建设,选树和宣扬我县各行业高技能领军人才,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传承工匠技艺,厚植工匠文化,发挥技能人才在新兴产业打造、传统产业升级、企业梯次培育等方面更大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技能人才、争做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一、个人简介
朱涛,男,焊工高级技师,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焊工。
二、主要荣誉
1.2009年,荣获杭州市热爱企业优秀员工;
2.2012年,荣获桐庐杰出职工金锤奖;
3.2013年,被授予“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4.2015年,被评为创业创新优秀人才;
5.2015年,被授予“杭州市首席技师”称号;
6.2016年,领衔的电焊工工作室被认定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7.2017年,荣获首届“桐庐工匠”;
8.2018年,入选浙江省“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拔尖技能人才”培养项目;
9.2024年,被评为杭州市乡村工匠。
三、主要事迹
朱涛是旧县街道母岭村人,18岁就外出打工,跟着师傅学习电焊技术,到过不少地方。辗转3年后,1990年5月桐庐农药厂(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前身)招聘电焊工,他凭着熟练的技术被录取了。当时的桐庐农药厂是县里的国营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企业的产品开始跨出国门,出口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经济效益不错,朱涛深感荣幸。他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做设备制作、安装等电焊工作,每月工资61元。
过后不久,有人就对他说:“朱涛啊,你有这么好的技术,拿这点工资还不如到其他单位去干好。”听到这样的声音,朱涛总是一笑了之。他深深懂得,这样的工作机会来之不易,值得十分珍惜,应当把工厂当成自己的“家”。
由于朱涛在外历练数年,掌握了较为熟练的技术,再加上工作认真负责,为人厚道实在,他很快就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一年后,他就被调入厂里核心车间——发酵车间,成为一名正式的设备保全电焊工。1994年以后,该厂先后进行了两次“改制”,最终成为如今的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不管企业经历怎样的变更,朱涛认定了“汇丰”,认定了这个“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无怨无悔地在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情。
在工作实践中,朱涛谦虚谨慎、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成了“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人物,电焊技术更是得到了公司所有检修人员和相关领导的认可。
朱涛家住母岭村,离公司5公里路左右路程。30多年来,他坚持每天5点多起床,洗漱口后骑上自行车就往公司赶,习以为常、风雨无阻,一般在6点半之前就可到达。公司规定上班时间是早晨8点,他每天提早一个多小时到达公司,为的是提前检查好发酵罐体,排除隐患,以便其他职工上班后就可以正常运作。
检查发酵罐体的工作既重要又艰辛。发酵车间有15个罐体,每个罐体直径3米,高10米,空罐体内温度通常高达40度以上,如果在里面烧电焊,烟雾加上热气,里面温度就有50多度。检查空罐体如同进入蒸笼,每天早上检查完出来时,朱涛总是大汗淋漓。严寒的冬天,大寒与高温交替,内外两重天。他曾戏言:几十年来忽寒忽热地反复刺激,自己的身体对这种状况已经产生了“免疫力”。
30多年来,朱涛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付出、积极创新,企业不断发展,他就像农民有好收成一样开心。外面向他伸出“橄榄枝”时,他总是说:“人活着不光是为了钱,钱再多还是在自己公司里好......我懂我自己,是‘汇丰’培养了我,给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我是一个普通工人,我的人生信念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位,把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