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桐庐县合村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5年1月9日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桐庐县合村乡行政管辖范围,东至分水镇,南至百江镇,西至淳安县临岐镇,北至临安区湍口镇,包含6个行政村,分别为合村村、后溪村、高凉亭村、岭源村、三源村和瑶溪村。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
三、规划定位
落实《桐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关于合村乡作为重点生态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合村乡定位为中国最美全域旅游运动休闲镇、长三角知名的短途旅游目的地。
四、规划目标
到2025年,合村乡全域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美丽城乡更加彰显,建成初具风情、拥有相应接待能力、魅力特殊的运动休闲特色小镇,长三角知名的短途旅游目的地。
到2035年,进一步优化旅游功能布局,使合村乡建设成生态休闲特色显著、人民生活富裕,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中国最美全域旅游运动休闲镇。
五、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规划形成“一核一环三片区”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一核”指生仙里综合服务中心。“一环”指生仙里游乐休憩环。“三片区”包括西部人文生态康养片、南部休闲农林片和北部户外运动休闲片。
六、严格落实空间控制线
合村乡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0.4534万亩、耕地保有量0.4647万亩。细化落实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橙线、城市紫线、道路红线等城市重要控制线,细化落实基础设施控制线、灾害防治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空间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七、规划用地分区
优先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满足生态保护需求,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合村乡国土空间共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工业发展区;乡村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和林业发展区。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依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合理配置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构建乡域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体系,按照“15分钟-5分钟”两级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乡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注城镇和乡村居民多样化需求,配置面向全年龄段人口、内容丰富、规模适宜的各类服务要素,形成日常出行尺度的功能复合的城乡生活共同体。
九、历史文化保护
保护合村乡山水城有机融合的自然格局和历史文化遗存。维护历史建筑风貌,做好乡镇发展建设与整体风貌的环境协调。优化乡镇内部山水通廊,维护山水城交融的空间品质。传承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传统技艺等文化内核,实现传统文化生活和老城文化的延续。保护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国家级传统村落1处等。
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规划期内,合村乡保护利用森林资源、湿地资源和水资源。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并实施森林双量精准提升、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等工程;全面落实湿地保护率管控制度,并对湿地重要生态敏感区加强保护和修复;重点保护重要水域、乡级以上河道等重要水体。
十一、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与控制要求
落实杭州市详细规划管理单元划分方案,合村乡全域整体划分为1个乡村单元,为合村乡单元,以运动休闲、文化体验、养生度假、乡村慢活、峡谷游憩为主要功能。
十二、规划实施保障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监督考核、体检、评估调整全流程的工作机制,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支撑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在各环节的深入实施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