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14/2025-114944 发布机构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5-07-24 17:46:09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桐庐县新合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后公布
访问次数:

《桐庐县新合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于2025年1月9日经杭州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现根据有关法律要求,将规划主要内容公布如下:

一、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新合乡行政范围,东、东北和北与绍兴市诸暨市马剑镇相邻,南与金华市浦江县檀溪镇接壤,西、西北接凤川街道,包括全乡下辖的5个行政村,分别为新四村、新民村、新合村、引坑村、松山村。

二、规划期限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5年,远期到2035年。

三、规划定位

落实上位规划关于新合乡作为重点生态地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基于新合乡的特色资源禀赋、现实条件和发展动力,发挥自然生态环境和红色文化优势,立足杭州市和浙中城市群,面向长三角,打造“红色研学山乡、康隐乡度山村”的总体定位。

四、规划目标

至2025年,新合乡生态环境持续提升,特色文化魅力持续彰显,农文旅产业兴旺,产业小微园基本建成,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建设品质明显提升,乡村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共富之乡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至2035年,新合乡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田美水秀的国土空间格局。“红色研学山乡、康隐度山村”广泛传播,在长三角地区具有较高知名度;“生态环境优越、产业有机融合、功能配套完善、风貌品质俱佳”全面实现;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新合范例。

五、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乡域整体构建“一廊一圈、一核四片”的保护与开发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廊:指沿壶源江及旧庄溪形成生态走廊,兼顾生态廊道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打造新合乡的生态文旅休闲走廊。一圈:指围绕乡域周围的生态保护功能为主的山体区域,形成环乡域的生态保护圈。一核:依托现状集镇公共服务功能,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形成服务于整个乡域范围的综合服务核心。四片:依托乡集镇和松山村历史文化名村,打造康养度假为主题的山乡隐逸片;依托新合村,打造游乐体验及山水游赏为主题的悦动山水片;依托引坑村历史文化名村为特色,打造人文艺术片;依托新四村金萧支队红色遗址,打造红色文化片。

六、严格落实空间控制线

新合乡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0.3044万亩、耕地保有量0.3307万亩。细化落实城市蓝线、城市绿线、城市黄线、城市橙线、城市紫线、道路红线等城市重要控制线,细化落实基础设施控制线、灾害防治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等其他空间控制线,划定村庄建设边界。

七、规划用地分区

优先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满足生态保护需求,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空间。新合乡国土空间共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其他保护利用区共六类用途分区。其中,城镇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居住生活区、综合服务区、商业商务区、绿地休闲区、工业发展区;乡村发展区进一步细分为村庄建设区、一般农业区、农田整备区和林业发展区。

八、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依据《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合理配置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构建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置体系,按照“镇级-中心村级-一般村级”三级配置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乡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关注城镇和乡村居民多样化需求,配置面向全年龄段人口、内容丰富、规模适宜的各类服务要素,形成日常出行尺度的功能复合的城乡生活共同体。

九、历史文化保护

严格保护新合乡现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处、省级传统村落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其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管控应严格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执行;严格保护1处省级文保单位、5处县级文保单位,各类历史遗存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应依据经依法批准的保护规划执行;严格保护雅坊潘氏宗祠等15处县级历史建筑,保证历史建筑结构安全、外观整洁,保持其原有风貌。

十、自然资源保护利用

规划期内,以提升森林数量和质量为目标,以森林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全面实施森林双量精准提升工程;全面落实湿地保护率管控制度,并对湿地重要生态敏感区加强保护和修复;重点保护重要水域、乡级以上河道等重要水体。

十一、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与控制要求

落实杭州市详细规划管理单元划分方案,新合乡域整体为1个乡村单元,以生态保护、乡村特色发展为主要功能。

十二、规划实施保障

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监督考核、体检、评估调整全流程的工作机制,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支撑强化规划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国土空间规划在各环节的深入实施制定有效的保障措施。

新合乡图件.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