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24/2025-114051 发布机构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 发布日期2025-05-22 15:49:19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桐庐预警分类模型推动提醒方式多样化
访问次数: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最近针对日常工作中的堵点和难点,依靠AI科技赋能,对生态环境风险隐患进行主动预警、提前干预。从“民呼我为”升级为“民未呼我先为”,实现企业环境监管精准化、事件处置智能化、指导服务个性化、管理决策科学化,大幅提升了生态环境治理效能。

一是预警分类模型化,建章立制更规范。通过历年环境违法处罚和环境信访数据梳理,根据企业管控级别、行业类型、生产规模、发展阶段、周边环境、内部管理能力等情况结合现有各类感知数据,建立风险隐患预警分类管理机制。梳理分析各类标准规范,设计风险隐患判定的逻辑规则、适用条件、触发阈值等,形成风险隐患分类预警规则集和预警模型。目前,已开发投运“污防设施未及时开启、浓度异常、污水非正常排放、灾害天气环境隐患”等多个应用预警模型,并制定了《桐庐县生态环境污染隐患主动预警干预处置规范》。

二是设备干预自动化,问题解决更快速。针对不同风险隐患问题,建立“设备自动干预—企业自行干预—协同干预”的逐级干预体系,实行“干预任务”全过程跟踪管控,将环境监管关口前移,避免环境污染发生。通过数据归集和安装相应感应设备,将每条生产线与相应的污防设备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等数据进行自动关联,构建污防设施未正常运行等隐患等预警模型。模型持续监测企业污防设施的运行等状况,并与企业的中控或管理层办公室直接相连。一旦发现浓度接近超标或设施运行异常等隐患,系统会立即自动通过语音播报方式提醒车间内的一线操作工人或中控室人员迅速处置,预警处置完成后,预警自动解除。

三是提醒方式多样化,预警传达更有效。由于每家企业具体情况不同,企业负责人、环保管理员对预警信息期望获取的具体渠道也不同。除了第一时间普遍在企业车间、中控室自动语音报警外,若连续播报后没有处置。同时,还订单式地针对每家企业需求利用短信、在企业相关人员电脑上直接弹出预警内容等方式进行提醒,确保预警有效直达。使企业管理员不必时刻到车间也能获取实时生产和运行情况,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办公室去多接订单谋划进一步的发展。运行以来,近300家(次)企业得益于自动预警和有效直达的提醒,避免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的发生。

四是双向联系一线化,政企沟通更便捷。经过走访摸排,桐庐分局发现在应对企业突发情况或污防设备故障时,信息获取仍显滞后。在最便捷点位安装双向对讲设备,搭建生态环境部门与企业一线工人互动通道。当有问题需要咨询或报告时,企业只需一键按钮,即可与桐庐分局进行视频通话。企业还可以通过环保管理员电脑上的服务端,足不出户就能向桐庐分局直接发出咨询或服务需求。企业需求会实时在指挥中心大屏跳出。对于简单问题,指挥中心工作人员会立即回答;对于复杂、专业性强的问题,会利用浙政钉平台转交给其他业务科室进行在线解答,或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确保问题得到解决。运行以来,平均每月有20多家次企业通过该类方式与桐庐分局沟通,不仅加强了政企互动,还提高了企业环境问题的处理效率。

五是多跨协同直达化,纵横联动更有力。在系统谋划上,桐庐分局尤为重视部门与乡镇街道的横向贯通,建立重大生态环境隐患及时处置机制。横向联动综合执法、基层治理等各部门,对环境隐患问题进行及时联动处置,同时系统可以对处置结果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进行自动核实,确保各部门与属地之间的高效联动,形成大生态、大联动、大合力格局。同时,做好指挥处置互动化,隐患解决更闭环;交办模式多元化,系统运行更智能;问题诊断个性化,企业提升更有效;培训内容订单化,管理服务更接地;隐患预报智能化,提前干预更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