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西湖来,如何吹热桐庐山乡游? |
||||||||
|
||||||||
|
||||||||
“欢迎来到中国畲族第一乡,欢迎来到我们的龙峰民族村!” 伴随着欢快的畲族歌舞,“高山流水长桌宴”热闹开席。身着节日盛装的畲族姑娘们跳起迎宾舞,迎接从杭州、金华等地赶来的游客。 这场热闹的“高山流水长桌宴”,不仅是“西湖边的畲乡”最热情的待客方式,也成为了当地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 风起西子湖畔 风从西湖来,自有缘由。 去年11月,一场“西湖边的畲乡”——桐庐莪山民族风情旅游推介会在西子湖畔举行。莪山畲族乡将非遗展示、民族风味统统“搬”到西湖边,构筑出一座魅力十足的“畲乡集市”。在西湖边,市民、游客驻足、拍照,“去畲乡看一看”就此成为游客心头一缕难忘的风。 莪山畲族乡是全省18个民族乡镇之一,也是杭州市唯一的民族乡,2019年10月,被中国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正式授予“中国畲族第一乡”称号。然而,如何突破山区发展瓶颈、激活文旅资源潜力,也成为摆在这座畲乡面前的现实课题。 为此,莪山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与文旅形象,先后建成畲族馆、山哈风情大道等特色地标10处,修缮红曲文化村落等畲寮风貌6处。与此同时,“三月三”畲族文化节、红曲酒开酒节、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的举办,让文化逐渐成为畲乡“看得见”的风景、“留得住”的魅力。 2024年4月,“西湖边的畲乡”文旅品牌及logo正式发布,围绕“我们的客栈、我们的畲味、我们的风情”,构建起更完整的业态体系。从“下山进城”主动营销,到“上山入乡”客流回涌,这场精彩亮相为深藏山中的民族村落打开了通往市场的新路径。 风落畲山间 推介会的热潮落地有声,在畲乡的山林间生根发芽。 春日上午,龙峰民族村,畲乡民俗体验游职业经理人刘玉秀正熟练地调整着长桌上的布置。“今天中午要接待1000人左右,晚上还有600多位游客。”刘玉秀介绍,今年1至3月,“高山流水长桌宴”的营业额已从去年同期的19万元增长至30多万元。 游客的反馈印证着畲乡的吸引力。“我是在推介会上看到畲乡的,介绍很吸引人。”来自杭州的游客范金柱和家人特意前来体验长桌宴:“这里环境好、人热情,菜品很有地方特色,我已经推荐给朋友了,下次还会再来一趟。” 旅游人气同时带火了民宿经济。据统计,自推介会举办以来,今年前两个月,全乡17家民宿总营业额已突破50万元,同比增长36.3%。为提升游客住宿体验,当地民宿业主又建立了“民宿共富联盟”,整合各家特色资源,推出茶艺、木艺、花艺、厨艺、酒艺等“一户一品”民宿。 “推介会结束后,客人明显多了不少。”尧山坞村“情怀小院”民宿业主钟余泉感受尤深。这家以怀旧风为主题的民宿共有8间客房,其中7间已被客人长租。五一假期,全乡所有民宿都已经被预订一空,现在是一房难求。不少游客正是被推介会所吸引,专程前来体验“西湖边的畲乡”的独特风情。 春意润乡村 风从西湖来,“热”了整片山乡。 随着“西湖边的畲乡”品牌热度不断提升,热门综艺节目的镜头也频频对准这片畲乡山水。今年4月23日,爱奇艺发布经营纪实互动真人秀《微笑1号店》宣传预告片,取景地就在莪山畲族乡。 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优美的自然生态,让莪山成为不可多得的拍摄地。早在2023年,浙江卫视热播综艺《我们的客栈》就在莪山畲族乡取景拍摄。 这样的“走红”并非偶然。近年来,莪山畲族乡大力推进“以文塑旅”,将民宿、农家乐、非遗体验点等重要文旅节点风格进行统一,串联成一条主题鲜明、氛围浓厚的“我们的”文化品牌带,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游客不仅能看风景、品美食,更能沉浸式体验和感受畲族文化。 在丰富的文旅活动中,畲乡特色产品也纷纷“出圈”。今年“三月三”畲族文化节主推“雷蓝钟李”姓氏红曲酒,民族服饰设计展演主推畲族彩带,“妈妈的味道”现场会主推山药片、油芰和黄金粽,红曲酒开酒节主推“莪山山越山”系列红曲酒…… 如今,在文旅融合与民族文化魅力的加持下,莪山畲族乡正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隐秘山乡,逐渐成为更多人心中的诗与远方。 (记者 孙梦佳 汪晓池)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