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作 编制美好 竹编风铃DIY亲子活动回顾
访问次数: |
千百年来,竹子“中空”“有节”的特性令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或以其为题材作诗歌咏,或铺纸研磨挥毫作画。竹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是一种天然可再生的资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竹子在手工艺者的手中,经纬纵横间,或成为精工细作的盛放器皿,或成为一件欣赏把玩的雅器,展示出另一番清丽神采。其中,竹编风铃便是深受不同年龄段人群喜爱的一种手工艺品。
为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竹编技艺的匠心之美,激发大家对传统手工艺的兴趣,同时提升动手实践能力。4月12日,桐庐县博物馆举办了“非遗手作 编制美好”竹编风铃DIY亲子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竹编这一传统手工艺,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一开始,博物馆宣教老师为每位参与者分发了竹编风铃的制作材料,并详细讲解了竹编的基本技巧和制作步骤。小朋友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纷纷动手编织,大家一边动手制作,一边交流心得,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大家按照示范步骤,精心制作。通过挑压、交织等技法,将竹篾编织成圆形风铃骨架,最后以铃铛、珠子、卡片等加以装饰,数十个承载着传统智慧的竹编风铃便在大家的巧手中诞生。
此次非遗竹编风铃手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小朋友们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意、增进小朋友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接下来,桐庐县博物馆将继续关注小朋友们的文化需求,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小朋友们在体验中爱上中华文明的瑰丽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