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14/2025-113013 发布机构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25-03-04 15:22:51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2025年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要点
访问次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抓建县1800周年时间节点,以双百攻坚行动为总抓手,谋深做实“强城”“兴村”“融合”三篇文章,锚定全面推进桐庐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聚焦完善支撑高品质美丽城乡建设的空间规划体系,构建融合创新的规划和土地政策制度,探索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自然资源协作路径,为奋力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贡献规划资源力量。

一、高品质规划发展蓝图,打好空间格局“优化仗”

1.高水平完善规划编制。持续完善全县“1+2+3+X”规划统编体系,梳理形成2025年全县规划编制攻坚目录清单,有计划有节点推进全县各项规划编制,重点做好主城区城市设计、县城交通规划、江南片区规划、洋洲片区规划等。汇交全县30个详细规划单元成果,形成规划一张图,做好规划动态评估,为全县发展落实规划保障。

2.高强度做实规划服务。主动衔接“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重点发展区块、近期供地计划,根据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办法和重点项目建设需求,做好开发边界局部优化,保障华策影视等重大项目实施。及时组织县规委办会议审查重点项目,依申请出具规划设计条件,助推项目推进再加速。

3.高站位宣贯规划成果。强化县级总规与乡镇总规成果宣传工作,通过成果布展、“一图读懂”宣传册、专家解读等途径面向人大、政协及公众开展宣传。实施桐庐县规划统编档案化管理,实现系统性科学性管控规划成果。

二、高效率推进要素赋能,打好护航发展“主动仗”

1.聚力攻坚土地收储。科学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主动向上争取专项债,“一地一方案”推进重点地块收储出让。以工业园区、商住用地为重点,着力做好“标准地”打造工作,打造“标准地”2000亩以上,实现“土地等项目”“交地即开工”。完善优化土地供前供后全流程闭环服务机制,畅通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效,力争供应土地3000亩以上。

2.多措争取用地指标。全面谋划2025年成片开发方案编制,确保片区开发所需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覆盖历年片区拟征收用地指标。结合2025年土地供应计划,谋划争取增存挂钩、存量盘活、省重大产业项目奖励、复垦指标等奖励指标1600亩以上,做好额外指标争取工作,确保全年1800亩以上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

3.全面开展盘活存量攻坚。统筹谋划“三块地”消化,着重加大2009—2024年度批而未供存量消化,分类整理并解决消化。组织低效调查,精准梳理攻坚地块,形成攻坚计划,力争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1900亩以上。突出实战、实用、实效,加快推动青山、洋州、秀峰、富乐片区项目落地,总结用途转换、历史遗留盘活、工改工项目工作经验,力争形成制度性成果。

4.合力做好宅地出让。全域谋划未来招商重点地块,重点推介未来城板块、大奇山郡板块等优质宅地。提前打造标准地,实现有地可招。聚焦项目建设与地产招商紧密协同推进,千方百计引进开发商。加强主流媒体联动宣传,提振开发商和购房者对桐房地产市场信心。全县土地出让金力保30亿元以上。

三、高质量推进转型升级,打好绿色发展“攻坚仗”

1.土地综合整治纵深推进。以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统筹协调相关乡镇(街道),加快在建工程子项目推进,持续深化土地整治,努力打造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新样板。深化政银合作,最大化争取各类政策性金融资金。

2.多田套合布局加快优化。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改造、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按照“直接认定一批、新增建设一批、整治提升一批”方式,促进优质农田布局优化。积极引导坡度高、面积小、布局散的耕地置换为其他农用地,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空间,实现“农用地-耕地-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层层套合,2025年力争全县域“多田”套合率达到92%。

3.矿产资源管理持续强化。加强矿业权监管,规范工程性采矿权行为,提升矿产资源管理水平。通过合同管理,分类施策,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继续做好桐庐红狮水泥有限公司高山石灰石矿、桐庐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阆苑石灰石矿资源出让保障;启动桐庐旧县街道上峰村饭蒸山矿地综合利用与建筑石料开发利用,全力打造成县域大型智能化绿色建筑石料矿基地。

四、高标准落实管护责任,打好耕地红线“保卫仗”

1.耕保规划加快编制。加快启动耕地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编制,加强多田合一研究,推进耕地保护、利用、管理。压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加强“人防+技防” 闭环管控,高质量完成耕地保护及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

2.督察执法动真碰硬。加大卫片执法图斑执法力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用地,推动存量违法用地销号见底。统筹指导各乡镇街道执法工作,建立完善发现解决机制,持续增合力、提效能,确保违法用地行为“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

3.垦造耕地真抓实干。对照耕地占补平衡新政策,积极对接地类变更,争取完成历年项目报备入库,预计新增耕地500亩。加快垦造耕地项目新立项实施,计划2025年立项5000亩。加强督导11个在建百千万永农集中连片整治项目,争取2025年底前完成县市验收。结合耕地功能恢复项目实施,新立项实施百千万项目5000亩。

五、高水平提升服务效能,打好民生服务“持久仗”

1.乡村富美“四优”工程改革再深入。结合农房规范化管理,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线,综合谋划,统筹一体推进“四优”工程改革,打好闲置土地整治、农村人口转移、富春民居样板、乡村产业导入、集体化债增收、优美环境打造等组合拳,年底前建成10个以上“四优”示范项目,转移集聚200户500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争取纳入省级共同富裕改革试点。

2.行政审批再优化。围绕助推项目落地,加快产业发展,进一步深化《桐庐县优化乡村产业项目审批实施办法》贯彻执行。依托一站式服务中心联合审查平台,及时发现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多部门协同会商,及时有效解决项目落地实际困难,推动审批时效再提速。同时加快推进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控,组织开展建设工程中后期监管行动,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建设单位整改,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加快项目竣工投产进程。

3.不动产登记再提升。常态化开展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全程网办(掌办),进一步落实带押过户全流程“一网通办”,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迭代优化不动产登记服务体验。加快出台林权登记实施方案,规范林权发证机制,理顺发证程序,提高发证率。立足能发尽发,审慎审查原则,继续做好历史遗留问题办证难与国资发证工作。

4.回迁安置再提速。抓好回迁安置源头管理 ,做好“阳光征迁”系统信息系统、房屋征收回迁安置系统录入更新。提前介入跟踪,紧盯安置房项目的开工和建设进度,压实项目安置主体、建设主体的工作责任。重点做好大联区块城中村改造等5年临限项目的回迁安置,提前预判,及时汇总上报,采取预安置等相关措施,落实回迁安置工作。

5.地灾防治再巩固。启动地质灾害“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构建适应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与应急工作体系。做好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的动态管理,对新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即查即治,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6.信访办理再规范。按照“预防在源头、化解在初始”要求,深入规范初信初访件办理流程,做到“两见面一到场”,即在信访件受理时及出具答复意见书后分别与信访人见面,在信访件办理中赴现场调查核实;同时做到详细了解信访情况及信访人真实诉求,收集资料并答复,持续提升信访工作办理满意度。

六、高站位强化党建领航,打好政治安全阵地仗

1.增强党建政治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划资源的重要讲话精神,每月组织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压紧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有力推动清廉建设从重点突破向全域深化转变。开展强监管防腐败专项治理行动,营造知纪、明纪、守纪浓厚氛围。

2.深化党建品牌创建。以“春江红·自然行”为牵引持续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各支部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打造规划资源党建矩阵。

3.丰富党建活动载体。围绕县委、县政府双百行动,开展规划资源“六大先锋行动”,组织党员开展廉政教育活动,“耕地保护”“优地优居”等行业系统赋能基层党建项目,有效实现党组织和业务指导“双覆盖”、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双提升”。坚持党建带团建,增强团组织活力。打造“规资小团源”宣讲团,开展“规资·共青论坛”等特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