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26/2025-112799 发布机构县文广旅体局 发布日期2025-02-17 16:12:14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桐庐县文广旅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访问次数:

2024年,县文广旅体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县工作部署,锚定打造“全市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全域高品质美丽标杆示范地”新使命,抢抓“融杭接廊18分钟”契机,实干争先、砥砺前行,全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九大攻坚行动”,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短途旅居目的地。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桐庐影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加快推进越剧传承发展深化改革方案》,“文化艺术赋美乡村建设”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领航项目,严子陵钓台提升改造工程成功入选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桐庐县大力推进影视产业发展 打造文娱旅游新增长极》获得胡伟副省长批示,《桐庐县做深后亚运时代“马术+”文章 统筹推进场馆综合利用和马产业发展》获陈卫强副市长批示,《桐庐县探索艺术乡村建设全域推进机制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被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我县输送的俞诗梦等4名运动员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在国内外各项赛事中,桐庐籍运动员共获得世界冠军2个、亚洲冠军4个、全国冠军18个。今年五一、端午、暑期三次上榜全国十大县域旅游热门目的地,1-9月共接待游客844.02 万人次,同比增长10.43% 。

(一)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文旅项目与产业蝶变升级

1.加速文旅项目签约落地。瞄准文旅新消费市场和新业态产品,赴北京、青岛、临沂等地精准招商,接待客商30批次,签约文旅项目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个。计划投资60亿元的桐庐富春江影视基地一期华策影视技师学院已于6月15日正式开工,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刷新文旅项目拿地即开工的最快速度,开辟我县影视产业新赛道。另外,小源溪山水运动公园、桐庐开元森泊旅游度假区项目均已开工建设。2024年全县在建文旅项目30个,1-9月实际完成投资额21.29亿元;纳入“双百”在建实施类3个,1-10月实际完成5.56亿元。

2.深化旅游景区转型提质。建成红灯笼乡村家园、虎啸峡水世界,推出荻浦花海梦幻之夜、垂云通天河奇幻森林夜、自由谷星空音乐派对等一批景点夜游新产品,解锁生仙里竹溪乐园、大源溪天然浴场、石舍村水上露营基地等一批乡村戏水新去处。持续推进严子陵钓台综合保护提升工程,并将严子陵钓台景区游船更新购置项目推送至国家发改委,垂云通天河景区成功创建为杭州市旅游景区转型提质“五星场景”。持续推进旅游业“微改造、精提升”,培育示范点33个,入库微改精提项目133个,完成投资额5.7亿元。推进马术中心3A级景区创建,制定《桐庐马术中心全立体营销方案》。

3.丰满Citywalk体验场景。全面升级城市漫游品质,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2个、邻里阅读空间8个、城市书房1家、文化驿站1处,改造提升乡村博物馆3家,运营滨江音乐盒子、富春山外事集市、舒羽咖啡等一批富春江两岸文旅新空间。大力实施文艺赋美工程,在滨江公园、银泰城、书香同城等重点商业枢纽开展街头艺术表演、小型音乐会等文艺赋美活动240场。

(二)聚焦赛会之城打造,文旅活动与营销精彩出圈

1.举办大型文体引流活动。开展特色文旅活动,举办“龙舞春江 福满桐庐”元宵舞龙灯彩展、“微拍中国·走进桐庐”全国大学生微拍影像盛典、“嗨玩桐庐 江鲜狂欢”国庆嘉年华、首届杭州“三江两岸”桐庐江鲜大会、“桐庐之夜·第33届浙江电视牡丹奖颁奖盛典”等大型文旅引流活动10余场,在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浙江文旅等主流媒体及新媒体平台发布报道300+篇次。培育特色品牌赛事,举办2024半程马拉松赛、第六届中国·桐庐抢渡富春江挑战赛、2024翻越富春山桐庐越野赛、第九届(中国·桐庐)50后羽球达人邀请赛、第四届中国桐庐·生仙里铁人三项赛等品牌赛事,共吸引2万余人来桐参赛,带动住宿、餐饮、旅游等经济效益3500余万元。引进高规格体育赛事,举办第二届杭州(桐庐)国际马术公开赛等高质量赛事10余场,参赛运动员、裁判员、亲友团累计来桐近2万人次,带动经济效益1500余万元。

2.创新全链营销传播方式。举办“戏水王国·浪在桐庐”新闻发布会,策划“桐庐小包裹约会大冻梨”“英国五口之家游桐庐”“浙江桐庐有个懒景区”“古村洗街 桐庐版泼水节”等话题上榜热搜,视频传播观看数超20亿,各类戏水产品共销售超过200多万单,销售总额超4亿元。借势电视剧《时光正好》热播同步启动“春游桐庐 时光正好”宣传。拍摄“跟着短剧去旅行”桐庐文旅短剧《桐庐有仙君》,预计12月在抖音等平台播出。

3.强化重点客源市场营销。加大在杭温高铁沿线城市及远端客源地的宣传推广,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县外企业来桐采风踩线和外出专场文旅推介会10场,参与省市组织的推广活动9场。以杭温高铁开通为契机,专项冠名“诗乡画城 潇洒桐庐”高铁品牌专列,投放“诗和远方在桐庐”全媒体文旅形象宣传广告,推出“高铁低价游”等各类促消费活动11场。在新浪微博、大众点评开展“跟着杭温游浙江”“住在桐庐 放下心事”等话题推广,建立桐庐旅行专属话题页,产出桐庐相关笔记2500余条,阅读量达2亿。

(三)聚焦文旅品牌创建,文旅环境与服务双向提升

1.推进5A级景区城创建。制定《桐庐县创建“浙江省5A级景区城”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领衔的“浙江省5A级景区城”工作专班,召开5A级景区城创建工作动员会。完善城市旅游动线,设置中英双语5A景区城旅游标识系统,提升景区城标识系统国际化水平。有序开展《融杭接廊18分钟桐庐站城旅融合实施方案》四大板块共13方面工作,在杭州西站、桐庐东站设置桐庐文旅形象展示窗口,策划杭温高铁首发仪式15分钟桐庐秀、杭温高铁首发专列经停桐庐东站三分钟欢迎仪式,开通桐庐东站通城线及两条旅游专线。

2.培育文旅消费品牌。打响“桐庐味道”美食品牌,制作“戏水王国”桐庐江鲜地图,评选二十道桐庐江鲜美食、十大江鲜体验店、百家美食餐饮店,发布“桐庐味道”相关图文视频120篇,桐君阁潮餐厅入选“百县千碗”省级美食体验店。推进“桐庐民宿”品牌建设,申报培育金宿1家、文化主题民宿2家,溪山深渡等6家民宿上榜全省首批“浙韵千宿”推荐名单,莲生三吉等11家民宿单位在浙韵千宿“八个一”大赛中获奖。系统布局“桐庐礼物”伴手礼品牌,六千年方家洲沙石手作等6项作品入选“浙韵千宿·好礼则安”伴手礼大赛获奖名单,“桐下结庐•山居富春香挂”等3项旅游商品在2024年浙派好礼大赛中获奖。

3.优化文旅市场监管服务。紧抓文旅市场安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年”行动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制定《桐庐县旅游行业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计划》,针对景区“低弱散”、暑期旅游市场等开展专项整治10余次,开展节假日文旅市场安全检查、“双随机”抽查等各类安全检查行动120次,检查各类场所1349家次,出动检查5311人次,发现一般隐患415处、重大隐患8处,整改率100%。建立漂流企业长治长效机制,制定《桐庐县暑期旅游市场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及《关于桐庐县漂流企业规范化运营管理的十三条意见》。紧抓广电领域安全生产,保障两会、十一期间安全播出0事故。深化应急广播建设,完成74个点位安装和49个点位排摸工作。严抓非法地卫整治,处置非法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施26座。持续开展预付卡消费整治,排查摸底企业250余家,处理纠纷100余起。深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清理各类无谓证明35项,优化办理要素和业务流程,形成“一件事”办事指南。狠抓行政许可审批,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制定《桐庐县文广旅体局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四)聚焦历史文脉传承,遗产保护与利用激活增效

1.实施文化基因激活。重点对药祖桐君、子陵文化、诗路文化、富春山居等文化元素进行基因解码,充分发挥文化基因解码在“三江两岸”旅游规划布局中的底蕴根基作用,“严子陵提升改造工程”入选浙江省文化基因激活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创作音乐作品《天工开物》《碧海潮生》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群众音乐大赛银奖,《穿越山海来相遇》《最in是桐庐》获浙江省2024年度旅游歌曲大赛铜奖,《深澳高空狮子》获杭州市风雅颂舞蹈大赛金奖第一名。

2.推动非遗活态传承。推进“非遗助力共同富裕试点县”建设,开展非遗共富集市活动21场,参与达30万人次,实现非遗产品销售额上百万。持续拓展非遗保护空间,新增省级工艺工作站1家、市级“非遗示范社区”(创建)3家,创成省级非遗工坊2家、市级6家,县级9家。持续壮大非遗保护力量,桐庐籍2名非遗传承人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公示名单,新增杭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3名。因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发展成果明显受省文旅厅表扬。

3.强化文物保护利用。有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外业数据采集960余处,整理内业数据370余处。持续开展考古前置,完成38宗地块考古调查工作,其中12宗地块已完成考古勘探,勘探面积58.68万平方米,保障富春江影视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完成5幢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作。做好文保单位涉“两线”范围保护工作。开展县级以上文保单位“两线”范围内建设工程项目排查,共排查出未批先建项目10个。开展多部门文物安全联合检查、重点时期文物安全专项排查,邀请第三方文物安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全县无重大文物安全事故发生。

(五)聚焦文体惠民保障,人才队伍与党建融合并进

1.推进文体民生实事。围绕推进城乡公共文体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新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22处、邻里阅读空间8个、城市书房1个、文化驿站1个、乡村博物馆2家,新增“环浙步道”50公里、嵌入式场地1.26万平方米、省级群众身边体育健身设施3处及市级体育健身广场、金角银边等23处。开展欢乐大舞台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10余场,县、乡、村共组织开展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艺术培训等多样文化活动7000余场。举办全民运动节、青年羽毛球赛等全民健身活动40余场,举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健身知识公益培训班、运动健康大讲堂等100余场,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2.坚持党建统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持续推进主题党日、周四夜学等活动,助力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深化“三强四联五进”党建品牌建设,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主题教育同推动中心工作和单位制度改革结合,举办特色党建活动、主题宣讲活动20余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并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打造廉政文化教育中心。常态性开展清廉思想学习活动与警示教育。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正风肃纪检查,专题开展全系统政治生态分析,通过抓主体责任、抓风险排查、抓队伍建设、抓纪律自律,持续加强内部纪律和效能管理。

3.壮大人才队伍建设。完成人才授权认定“四项清单”,共分配7个名额,其中D类1人,E类1人,F类5人,推荐申报杭州文旅行业“能工巧匠”10人。新录用事业人员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积极选派优秀中层干部和年轻干部到拆迁一线、农村第一书记、对口帮扶等克难攻坚岗位打硬仗、提能力。开展“青苗工程”,以“四比四增”为主要抓手,锤炼全局年轻干部绝对可靠、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实现年轻干部能力竞跑进位、文广旅体事业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