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2024年,县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与美丽”两大主题,主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新常态,结合城市有机更新行动、“两重”“两新”、“美丽100”“增长100”等重点工作,开拓创新、拼搏进取,重点聚焦产业发展、美丽品牌、除险保安、民生实事、党风廉政等方面,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聚力产业发展,开创行业管理新思路
1.建筑业方面。一是改革试点助力行业破题。持续推进房建市政、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评定分离”改革省级试点扩面提质,表彰优秀建筑企业67家次,扶持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二是重拳出击严守行业底线。开展根治欠薪“提升年”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落实在建项目智慧工地实名制管理及“无欠薪”六项制度,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及政府(国企)采购标后联合督查,对2020年以来依法必须招标的房建市政工程领域EPC模式建设项目参建主体开展廉政风险排查治理,建立全链条监管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标后履约管理成果。三是示范应用推广建筑“双碳”。积极推动绿色建筑、建筑工业化、可再生能源应用及建筑碳排放协同发展,加快民用建筑领域绿色建筑示范和建筑工业化应用,2024年实施装配式建筑56.56万方,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8%,申报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3个、近零能耗绿色建筑1个、绿色施工项目4个,明确实施超低能耗建筑2.57万方、高替代率可再生能源建筑约10.46万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5.57万方,绿色生态城区目前正在规划编制中,计划2025年申报省级绿色生态城区标识。
2.房地产方面。一是政策+房票加速房地产发展。9月出台购房消费券、技能专技人员、带押过户和高铁票补贴等政策,今年发放非桐庐户籍购房补助442户,多孩家庭购房补助182户,契税补助364户,使用购房消费券200张,向330名大学生、人才、技能和专技人员发放购房(首付)补贴。二是跟踪+协调化解房地产风险。围绕保交楼、保稳定、保民生,积极稳妥推进风险楼盘化解处置,建立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协助完成8个项目申报“融资白名单”,其中赋富春云庄项目已纳入“白名单”。三是建制+监管规范房地产交易。严格贯彻执行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及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规定,推进房地产预售资金“智”监管系统数字化建设,出台《桐庐县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办法》、《关于开展全县房地产经纪机构违规居间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等,进一步规范房地产中介市场秩序。
3.审批服务方面。一是施工许可持续革新。持续推进施工图分类审查、工程建设项目“一张图”管理等,深入执行《桐庐县助力项目落地若干微改革举措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应用,完成施工许可环节预警80余条,完成办理图审提前介入133个,施工图联审314个,施工许可证75个,合计面积 174.41㎡,造价55.07亿元,实现华策影视项目“拿地即开工”。二是水电气网联合报装。制定《桐庐县水电气网报装“一件事”改革方案(试行)》,对于市政公用介入工程涉及的建筑工程规划许可、城市绿地树木审批、道路挖掘占用许可等实行全程并联办理。三是住建领域增值服务。坚持项目为王,制定《桐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实施方案》,明确4大领域18项事项、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及责任人,基本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
(二)聚力美丽品牌,描绘和美城乡新图景
1.坚守生态美丽本底。一是工地垃圾扬尘源头管控。落实建筑垃圾源头管理、扬尘管控“8个100%”等政策宣贯,将出土台账规范化记录、建筑垃圾现场堆放、抑尘措施落实等纳入巡查必检项,推广落实在建项目数智化管控设备和扬尘在线检测系统安装全覆盖,全县工地扬尘预警同比下降48.3%,建筑垃圾处理“两审批两备案”落实率达100%。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深入治理。持续推进各年度农污项目建设,目前39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提升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900个,实现农污治理行政村覆盖率100%、出水水质达标率95%以上。研究制定《桐庐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运维工作考核办法》、《关于完善全县污水处理收费机制的通知》、《桐庐县城中村生活污水纳厂治理实施方案(2025-2027年)》等,做好农污运维改革后半篇文章。
2.同频共振大美城乡。一是城乡风貌提升。推进“云上畲乡”、“红色山乡”、“隐逸田园”县域风貌区和“未来之城”综合品质样板区建设,目前3个县域风貌区已完成建设并完成市级技术指导,其中“云上畲乡”县域风貌区已完成省级技术指导。谋划推进“云上畲乡”等3条共富风貌游线建设,建设完成“共富风貌驿-新合驿”等共富风貌驿8个。二是未来社区建设。推进梅林、怀恩、大洋坪、翰林等14个未来社区项目建设,其中秦渡、康乐、怀恩和大洋坪未来社区已完成建设并完成省级技术指导。三是示范镇村创建。推进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其中合村乡、莪山乡已完成建设并完成市级技术指导。2023年度3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新合乡引坑村、钟山乡城下村、合村乡高凉亭村)完成建设;2024年度2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莪山乡莪山民族村、百江镇后河村)规划设计方案完成评审,相关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成功申报2025年省级示范村4个。申报创建“2025年度省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试点县”村庄5个(富春江镇茆坪村、石舍村,凤川街道翙岗村,江南镇石阜村、珠山村)。
3.细微铸就温暖桐城。一是无障碍设施建设。今年重点推进首批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县创建,以“全民无碍,全域无碍”为目标,对应创建标准,对创建范围内无障碍设施落实整改,解决标准不一致、功能不完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结合群众需求以“微改造、精提升”的方式进一步丰富共享场地设施,制定城市公园开放共享十大提升主题,完成“桐心同行”、“夕阳红”等8个主题建设。11月,全市园林绿化系统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桐庐召开。三是公共场馆常展常新。县城展中心全年接待各类政府考察团队431批,参观人数(含散客)16.2万人次,组织开展“龙行迎盛世 龘龘过元宵”、“缤纷春日 与风共舞—风筝DIY体验活动”、“艾叶飘香 ‘粽’享端午”等公益活动。结合“美丽100”工作要求,落实展馆序厅大屏、东展区入口处和出口处水池、产业强县区域等重要节点布展内容更新提升。
(三)聚力除险保安,打造安全韧性新维度。在城市运行领域,落实城区164公里市政道路、21座桥梁隧道、78万㎡人行道、239.9公里雨污水管网、5座污水一体化泵站、2座雨污水泵站、280万方绿化以及景观照明设施的日常管养和隐患排查,加强32座燃气场站日常监管,12月正式取消液化气自提,全县城镇6个水厂出厂水、城区管网水质达标率达100%,4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率达100%,城市运行总体安全稳定。在建设工程领域,出台《桐庐县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 年)》、《关于开展全县建设施工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行动的通知》等,开展安全生产日常巡查和幕墙钢结构施工质量、市政道路工程、在建住宅、消防安全、起重机械等各类专项检查。召开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警示教育会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月”及“质量月”现场观摩会等,扎实推进建筑工地安全体系建设。在城乡危旧房领域,强化房屋安全专项排查整治和常态化网格巡查,按照“应拆尽拆、以拆为主、修缮结合”的原则,持续推进危房治理工作,全年完成C、D级危房拆修84幢,完成常态化房屋网格巡查57666栋;开展城镇危旧房防汛、房屋安全等检查15余次,完成横村镇运管处横村站1号楼和桐君街道洋塘化肥厂宿舍拆除处置工作。在消防安全领域,全面落实消防审验职能,完成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和验收等200余件,开展消防审验类三服务280多次。强化消防专项检查整治,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托育机构、养老机构等各类专项整治80余家次,及时发现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切实确保场所安全,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绷紧“消防安全弦”。
(四)聚力民生实事,标注百姓幸福新刻度。省市县13项民生实事项目按期完成。推进天然气扩面,新增天然气用户5834户,其中老旧小区(村)改造1022户。推进供水设施改造,今年完成4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分水镇山水居、物能春江、物能金座,城南街道金色春江小区),惠及用户509户。推进新能源充电桩建设,新增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474个,其中农村175个,完成量位居全市前列。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完成老旧小区改造63个,项目涉及桐君、城南、分水镇、富春江4个镇街,总改造面积22.2万平,受益居民达2660户。推进加装电梯和电梯更新,老旧小区住宅加装电梯开工建设43台,其中在建3台,完工40台。完成首批57台老旧电梯更新改造。推进住房保障,完成14期公共租赁住房申请受理,新增公租房保障家庭196户,向3909名新引进应届大学生、人才发放租房补贴,向33名人才分配人才公寓,新增舒泰·富春智创园保障性租赁用房346套,持续完善多维度、多层次的安居保障体系。推进物业管理提升,开展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制定印发《桐庐县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不规范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实现住宅小区公共收益摸排覆盖率100%、公示公开制度覆盖率100%。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县住建局将紧紧围绕县委“1255”战略部署,秉承常规工作奋发有为、重点工作克难攻坚、亮点工作改革创新的原则,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系统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统筹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聚焦政策组合,建设好房子。一是需求导向,优化产品配置。会同县规资局优化商品住宅用地出让条件,进一步优化出让地块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打造差异化住宅产品。新增配租型、人才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500套以上,深化住房保障体系改革。二是绿色生态,提高住宅品质。把握新发展阶段住宅建设新特征,提高住宅建设标准,着力打造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住宅产品。三是顺势而为,出台房产新政。召开房产新政新闻发布会,16家房地产企业结合迎新春年货节、新春奇妙游活动举办新春房地产交易会,呵护房地市场进一步回温。出台“桐城安居券”、高技能人才限价优惠配售房等。
(二)聚焦人居改善,建设好小区。一是老旧小区改造升级,推广“综合改一次”。2025年继续实施51个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新增18个老旧小区改造,其中6个同步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3个开展品质小区创建。将老旧小区改造与小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品质小区及未来社区统筹结合,统筹谋划,水、电、路、气、管协同推进,避免重复开挖、重复建设,力争实现小区内部“综合改一次”。二是两重两新持续发力,加快电梯更新。完成加装电梯20台。全面完成25台20年以上电梯更新、15-20年电梯应更尽更。
(三)聚焦改革创新,建设好社区。一是试点开展“大物业”改革。将桐君街道康乐、迎春、东门三个社区、横村镇近江社区进行物业资源大整合,融入基层治理、智慧建设等社会大治理事项,引进知名物业企业,打造老旧小区一体化运营管理服务新模式。后期按照“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的原则以点扩面,破解老旧小区物业进入难、质量低的难题,实现无物业管理小区清零、服务品质提升。二是全力推进未来社区。结合桐庐实际,构建“未来社区”+“未来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服务体系,打造群众满意的美好家园。打造未来社区2个(黄坡岭社区、南门社区)。
(四)聚焦城市更新,建设好城区。一是全面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形成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更新工作体系,提高城市宜居、韧性、智慧水平。完成2025年14大类城市更新任务,119个城市更新项目,总投资额约23亿元。高质量谋划“十五五”重大更新项目储备库。二是深入实施县域综合承载力补短行动。舞象山道路工程实现全面贯通,新建阆苑路(学圣路-下杭路)、龙潭路(琴溪路-垂云路)等,谋划推进一批城市地下管网、老旧街区、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新增天然气用户3000户、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30把。三是加快推进城乡污水设施“一体化”改革行动。加快推动城乡污水设施“一体化”建管机制改革,按照“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整合优化运维资源,系统建立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管、修”制度,提升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质量管控和长效管理效能。四是积极探索“公园+”创新实践。以城市公园开放共享和无障碍环境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拓展公园功能边际,放大公园服务功能,全龄友好,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