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24/2024-124679 发布机构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 发布日期2024-08-28 11:33:11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关于《桐庐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的反馈
访问次数:

2024年7月25日至2024年8月23日期间, 我单位就《桐庐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征求意见稿)》在桐庐县门户网站公开征求意见建议(http://minyi.zjzwfw.gov.cn/dczjnewls/dczj/idea/topic_16514.html),共征集到意见2条,采纳0条,不采纳2条(见附件)。

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桐庐分局

                                                                                               2024年8月28日


                                                               《桐庐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征求意见稿)》反馈表

序号

反馈内容

是否采纳

理由

1

ZH33012210001 桐庐县白云源风景名胜区水源涵养优先保护单元,我县境内没有白云源风景名胜区这个地方,国务院批准在我县境内的只有“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白云源只有省级森林公园和水源保护地。

《桐庐县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动态更新方案》(以下简称《更新方案》)中生态保护红线与《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浙江等省(市)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用海依据的函》(自然资办函〔2022〕2080号)批复的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持一致,单元名称沿用自然资源部门批复的名称,故将其命名为桐庐县白云源风景名胜区水源涵养优先保护单元。

2

反对随意扩大桐庐境内的优先保护范围。“最美”的错误战略已经使桐庐社会经济深受其害,各项重大工程选址、落地、建设都受到环境制约的极大影响,许多民生工程长期因为设计生态保护红线无法获批。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给桐庐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不到20%。例如白云源省级森林公园、分水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区、瑶琳国家级森林公园、钟山高山屏障区等等区域,省里都没有列入生态保护红线或者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很小。在桐庐自己的生态环境分区的有限保护范围却随意扩大到51.2%,远超省里定的范围,完全是自我设限,作茧自缚,会给今后十年桐庐各项建设带来极大困难,要求按照省里的规划减少桐庐境内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更新方案》中优先保护单元包括生态保护红线和其他优先保护单元。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将生态保护红线调出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水源涵养区等区域纳入其他优先保护单元,故白云源省级森林公园、分水江中上游水源涵养区、瑶琳国家级森林公园、钟山高山屏障区等区域纳入优先保护单元,但不是生态保护红线。其他优先保护单元管控要求如下:

空间布局引导:按照限制开发区域进行管理。禁止新建、扩建三类工业项目,现有三类工业项目改建要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涉及一类重金属、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现有三类工业项目原则上结合地方政府整治要求搬迁关闭,鼓励其他现有三类工业项目搬迁关闭。禁止新建涉及一类重金属、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的二类工业项目。禁止在工业功能区(包括小微园区、工业集聚点等)外新建其他二类工业项目。二类工业项目的新建、扩建、改建不得增加控制单元污染物排放总量。原有各种对生态环境有较大负面影响的生产、开发建设活动应逐步退出。禁止未经法定许可在河流两岸、干线公路两侧规划控制范围内进行采石、取土、采砂等活动。严格限制矿产资源开发项目,确需开采的矿产资源及必须就地开展矿产加工的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控制区域开发规模。严格限制水利水电开发项目,禁止新建除以防洪蓄水为主要功能的水库、生态型水电站外的小水电。严格执行畜禽养殖禁养区规定,控制湖库型饮用水源集雨区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规模。

污染物排放管控:严禁水功能在Ⅱ类及以上河流设置排污口,管控单元内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得增加。

环境风险防控:加强区域内环境风险防控,不得损害生物多样性维持与生境保护、水源涵养与饮用水源保护、营养物质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在进行各类建设开发活动前,应加强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评估,任何开发建设活动不得破坏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不得阻隔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开展农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点区域外来物种入侵管控。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提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管理水平。完善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资源开发效率要求:提升国家森林公园、湿地等重要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强化固碳增汇措施,科学推进区域碳汇能力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