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地名故事】桐庐县治东大门:东门头 |
||||||||
|
||||||||
|
||||||||
旧时桐庐坊郭(今桐君街道老城区)一带有一个习俗,每逢农历五月上旬,县城商绅要组织庞大的船队,到芦茨孚祐祠将芦茨老相公的神像请到县城,迎神队伍抵达东门埠,再将神像迎进启明社庙,供商民们祭拜。而每逢九月初九,又会有桐君山香会在桐君祠举行。各地香客纷至沓来,东门埠头又停满了来自富阳、建德、临安等地的香船,这吸引往来香客的集散之地、购物天堂便是东门头。 从唐代韦庄的“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到南宋杨万里的“潇洒桐庐县,寒江缭一湾”,以及唐代本土诗人章八元的“三月暖时竞发,二溪分处水争流”。他们所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即富春江与天目溪交汇处——桐庐东门头。 东门因为建于县衙之东,人们就将那一带地方称为东门头,即今桐君广场地块,东门头的标志性建筑便是东门,又名“启明门”,据传始于宋。 桐庐县治自旧县迁至域内两条最大的河流交汇处后,近千年不曾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城变得越来越繁华。以民国时的东门头而言,它已成了当时桐庐最大的商贸集聚地。一批著名的商家如包恒兴南货店、福兴和官酱园、鼎泰布庄、恒升泰京货、存仁堂中药及酒楼、旅社、茶店等都集中在这里。 东门头水运条件十分便利,昔日在富春江东门埠、狮子埠及横江水弄埠前的江面上,大大小小的商船不知凡几。这些商船有来自富春江下游的杭州、绍兴、上海及上游的金华、衢州、兰溪、严州、徽州等地,还有来自分水江上游的昌化、于潜、分水,当然也包括桐庐人的商船。随着陆路交通的迅速发展,水路交通日渐式微,再加桐庐县政府的跨江南迁,今日的东门头已不复当年的繁华。改革开放后,相继建成锦江公寓、海地临江公寓、桐江花园、天目大厦等居住小区,东门头也成了桐庐人休闲安居的最佳之地。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