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天的流量”来了,桐庐能接住吗?

  发布日期: 2024- 06- 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4- 06- 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眼下,“县域旅游”成了社交媒体上占据C位的话题,热搜一波接着一波,不免让人感叹,小县城竟然也迎来了这“泼天的流量”。

据携程发布的《2024五一假期旅行总结》显示,桐庐位居全国五一十大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之一,旅游订单同比增长36%,成为全国小县城跑赢大都市的代表之一。

这样的热度也延续到了端午小长假期间,途牛、马蜂窝等平台预订数据显示,桐庐相关旅游产品预订率跻身县域旅游热门目的地top10。三天假期,全县共接待游客36.33万人次,合计旅游收入167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3%和19.6%。

当下火爆的县域旅游,是一种短暂偶然的现象,还是一场即将掀起的燎原之火?桐庐又该如何将眼光放得长远,助推县域旅游市场持续上分?

县域旅游成“新宠”

这些天,桐庐的OMG心跳乐园景区因为“懒”又“出圈”了。

上山可以坐魔毯、骑白龙马,下山又是飞车又是漂流,花样迭出的“躺玩”方式让网友热议不断,相关话题“浙江爬山花样这么多吗?”更是冲上了抖音杭州榜top12,成为近期景区流量的又一助推器。

当县域周边游、短途游成为市场主流,桐庐成了越来越多游客的出行首选地,火爆的景区也远不止一个。从品尝特色农家菜到参与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从亲近自然的山水田园到休闲惬意的Country Walk,人们总能在桐庐找寻到更具灵活化、个性化的旅游体验。

走进现实版绿野仙踪——琴溪香谷,在自带朦胧美感的咖啡馆喝上一杯瀑布咖啡;踏上富春江夜游之旅,感受晚风吹拂,江波荡漾;前往严子陵钓台,在青山碧水间享受“文化大餐”;在雅鲁激流探险漂流、山湾湾激流探险等景区“解锁”亲水狂欢玩法,开启“清凉一夏”模式……县城玩法变得愈发精彩多元,为旅游市场带来新增量。

在县域旅游热潮的席卷下,2023年,我县接待游客922.4万人次,同比增长34.45%;旅游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5%;限上住宿业营业额达到5.61亿元,同比增速30.51%。

“近期,自驾来桐庐的游客特别多,特别是碰到节假日,自驾热度更是居高不下。”在县旅游发展中心副主任潘慧琴看来,从跟团到自驾,出行方式的转变恰好符合桐庐打造“长三角最佳短途旅居目的地”的目标。

除了买票进入景区游玩,不少自驾游客还选择一头“扎”进山野间,在民宿里过上一段惬意悠闲的“神仙”日子,而桐庐的清丽山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所有期待。适时推出的各类乡村市集、民宿活动,更让住客体验了一番“入景亦入情”的别样滋味。

仅五一期间,县内纳入统计的64家精品民宿总入住率达84%,其中,天空秘岭、溪山深渡、隐陌溪上等17家民宿住宿率达100%,游客一宿难求。纳入统计的10家高端精品酒店入住率达90%,其中漫戈塔酒店、世贸君亭酒店、富春江励骏酒店、溢美酒店、云山九里度假酒店等7家酒店入住率达100%,彰显了我县旅游市场的强劲活力。

“异军突起”的背后

日前,上海旅游爱好者胡先生和妻子来到桐庐,一起走过溪水、竹林相伴的马岭古道,看云雾缭绕的群山与山脚下静谧的古村,远离城市喧嚣的两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松弛。谈起“反向旅游”的初衷,胡先生说:“与其说这是一次旅行,不如说是一场度假,这次我俩就想找个‘小地方’放松几天,简简单单看点绿水青山。”

在工作的缝隙里,找一个美且小众的地方寻找“情绪价值”,拥抱大自然,展现了当下新一代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在旅行需求上的转变。相较于“人挤人”的热门旅游城市,那些具有高性价比、松弛感的小城成为他们的共同选择。

然而,既要具备“小而美”“度假感”等新生代消费者需求要素,又要进入消费者的视野之中,背后不只有轻描淡写的“简单”而已。

只有功底扎实,吆喝才有底气。桐庐的“功底”源自多年来城乡建设的显著成效。通达的区位交通优势、便利舒适的住宿条件、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了县域承载力和游客体验感。同时,依托于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民宿、餐饮、户外运动、农事体验等乡村多元业态得以激活,使“快旅慢游”在桐庐真正成为可能。

网友NinaMiao说:“在桐庐一路骑行,我发现这里的基础建设完善且细致,小村落里也有民宿、咖啡厅、餐厅,连古道边的栏杆都会种上花。”NinaMiao直言,这样的用心程度让她很感动。

此外,互联网、短视频的快速发展也是县域旅游“走红”的关键。近年来,桐庐积极开展短视频、推文、攻略等多形式共创,在各大互联网平台上,以“桐庐江南古村落群自驾游攻略”“诗画桐庐纯玩三日游”等为名的短视频获赞不少。其中,天子地旅游达人共创短视频在2天内赢得3万+点赞,无论是盘踞于青山翠谷间的钢化玻璃滑道,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双层玻璃观景平台,都隔着屏幕为用户种下了心锚,引人向往。

桐庐县域旅游的“出圈”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消费者需求转变以及互联网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然而“火”则“火”矣,如何在爆火之后实现“长红”?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火起来”还得“火下去”

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从“尔滨”的雪花到上海黄河路上的“繁花”,热度过后,都难免留下“退烧”的后遗症。旅游热潮往往具有一定时效性,而如何抓住县域旅游爆火机遇,让游客在热潮中记住一座城,还得凭“真本事”。

“当前游客需求愈发多样,我们也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延长游客来桐消费时间、拓展消费空间、创造丰富的消费场景等。”在县文广旅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姬宇的眼中,如何因地制宜建立特色旅游品牌,是桐庐彰显差异化优势的第一步。

夏日的桐庐,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那一湾湾清冽的碧水。今年开年以来,桐庐围绕“水”做文章,聚力打造“戏水王国”旅游品牌,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全新打造了虎啸峡2000平方米的造浪池、天子地梦幻乐园水上产品、龙吟谷等一批全新水相关旅游产品。

传统景区也不例外,如瑶琳仙境打造溶洞飘雪季;垂云通天河结合西游文化打造西游奇遇记;琴溪香谷重新打造送给年轻人的一座山谷,结合水资源推出瀑布咖啡、状元奶茶等。各大景区纷纷从细微处入手,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为IP打造奠定坚实基础。

一方好山水养出桐庐特色“好味道”,守护这味烟火气,能够使小县城更具原生魅力。“一座城市的美食对文旅产业的贡献可以说是‘Buff加成’,让游客在桐庐既玩得好、住得好更能吃得好,这正是我们努力考虑和要干的事。”方姬宇说。

为了迎接盛夏的旅游旺季,桐庐还将精心谋划江鲜大会,把戏水产品与江鲜美食进行联动,同时将江鲜元素嵌入夜间经济、特色餐饮集聚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消费场景和载体,探索江鲜产业与康养、旅游、科普、娱乐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前不久,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产教示范区正式开工,不仅为我县影视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也是桐庐文旅市场的一次深刻变革与探索,项目建成后将极大丰富桐庐县域旅游产品种类,增添旅游体验的多样性和层次感,让游客的每一次到访都成为全方位的文化沉浸之旅。

当下,县域旅游方兴未艾,一个市场下沉、需求多元的旅游新发展阶段已经到来,一个打开县域经济发展新窗口的机遇正在眼前。

风浪既起,何惧扬帆!

(记者 华睿 郑靖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