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非遗知多少 |
||||||||
|
||||||||
|
||||||||
非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简称,是一个国家文化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一座城市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2006年至2008年,桐庐开展“非遗家底”摸底,启动全域范围内的非遗线索普查工作,并邀请非遗专家对线索进行评估,建立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 从摸底情况来看,桐庐“非遗家底”很“厚实”——目前,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13个、市级36个、县级148个,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医药等十大门类,其中国遗项目分别为桐庐剪纸、桐君传统中药文化。 除了这些非遗项目,通过大摸底,一批本地非遗传承人也逐渐被外界所熟知。 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庐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莲花出生剪纸世家,先后师从国家级非遗项目(桐庐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维桢、国家级非遗项目(乐清细纹刻纸)代表性传承人林邦栋。得益于这批桐庐剪纸的传承人,才能让桐庐非遗亮相杭州亚运会,惊艳世界。 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深澳灯彩传承人申屠飞东自小便跟着外公学习制作深澳灯彩,在传统制灯手法的基础上,采用了铁丝、LED灯等新工艺新技术,还把桐庐其他非遗文化融入其中,让深澳灯彩焕发新活力。 据最新统计,截至目前,桐庐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15名、市级48名、县级168名,今年有望实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零的突破。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