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11/2024-00714 发布机构县财政局 发布日期2024-02-21 14:42:54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关于桐庐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访问次数:

在桐庐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桐庐县财政局局长   濮樟平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桐庐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03亿元,完成预算的100.5%,同比增长(以下简称“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0亿元,完成预算的96.7%,同比下降(以下简称“下降”)3.2%。按照省对县分税制财政体制计算,一般公共预算可用资金预计80.0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80亿元,地区间援助支出1558万元,债券还本支出7781万元,全年收支相抵后,4.50亿元结转下年使用,1.86亿元充实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当年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6.60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5.6%,下降9.1%,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28.26亿元,增长49.9%。政府性基金支出44.1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7.9%,下降24.2%,其中土地出让金支出26.61亿元,增长15.5%。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加上省市补助收入、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结转资金预计54.93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44.16亿元,调出资金6.46亿元,上解上级支出5917万元,债券还本支出2亿元,全年收支相抵后,1.72亿元结转下年度。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4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107.0%,同口径增长3.0%。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20亿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6.1%,同口径增长5.5%。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加上上年结转资金16.21亿元,全年收支相抵后,6.01亿元结转下年度。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10亿元,完成预算的127.0%,增长6.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16万元,完成预算的95.4%,增长59.9%。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6万元,上年结转924万元,可用资金共计1.20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16万元,加上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8700万元,全年收支相抵后,2392万元结转下年度。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经省财政厅批准下达,2023年全县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08.18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37.19亿元,专项债务限额70.99亿元。全年争取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0亿元,用于偏远山区乡村振兴项目、经济开发区江南园区配套设施项目等10个项目;争取再融资债券1.70亿元,用于置换2023年到期债券。2023年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108.1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37.19亿元,专项债务余额70.98亿元,未超过省核定的债务限额。

二、2023年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及县财政主要工作

2023年,全县财政工作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坚持科学生财、创新聚财、精明理财、高效用财、勤廉管财,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坚持稳中求进,夯实经济增长基础。支持产业提能升级。积极落实“8+4”经济政策体系,全年兑现涉企政策8.92亿元,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支持优质项目招引和制造业、服务业、科技创新驱动、开放型经济等重点领域。优化政采营商环境。聚焦“一号改革工程”,认真落实“民营经济32条”,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指标居全省前列。助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成交份额为9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建设“政采云”桐庐精品馆,为县内企业展示和产品销售提供新渠道。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成功发行政府专项债券8.36亿元,发挥专项债券资金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扩投资等积极作用,有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二)坚持民生为本,提升百姓幸福指数。聚焦重点民生领域支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年民生支出60.4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0%,扎实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落地生效。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49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社会保障项目补助标准普遍提高。深入实施就业致富2.0工程和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安排专项资金1613万元用于技能培训、企业体检服务、大学生创业补助等。切实抓好教育资源统筹。安排教育支出21.80亿元,持续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校长职级制和教师合同制改革,实施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提升卫健保障水平。安排卫生健康支出8.65亿元,高质量实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动市县合作共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桐庐医院。推动文体事业繁荣发展。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8亿元,落实文化惠民行动,支持举办亚运马术赛事、富春江诗歌节、大奇山音乐节、半程马拉松赛等活动。挖掘中医药文化、隐逸文化、诗词文化内涵价值,加快建设桐君药祖博物馆,助力打响剪纸、越剧、故事、书法等特色文化品牌。持续优化城乡建设质量。安排农林水支出6.31亿元,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及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田园乡梦 共富明珠”项目成功争取2024年度省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打造共富乡村试点。安排城乡社区支出1.92亿元,助力城乡风貌样板区和未来社区创建,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等民生实事项目建设。

(三)坚持优化布局,激发国企发展动能。全面规范管理。注销无收益子公司25家,县属四大国企整合原部门管理公司12家,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效益。出台《加快中心镇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4个中心镇国企完成股权整合并实行县级提级管理,“乡债县管”实现全覆盖。加快转型发展。明确县属国企运营主业、产业赛道,完善以经营业绩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突出县建发集团的物业、数字化、贸易等经营性项目,强化县交发集团的建材、能源等经营业务,县文旅集团与杭商旅合作等市场化转型逐步迈入正轨。县科创投公司获信用评定等级AA+。促进资产盘活。出台行政事业单位公物仓管理办法,盘活28类585件闲置资产纳入公物仓,提高资产周转使用效率,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加快国有房产确权,完成593处房产确权办证工作。持续完善国有资产公开处置模式,全年网络拍卖平台成交标的137个,总成交额3760万元,平均溢价率147.9%。

(四)坚持多点突破,全面发力深化改革。完善乡财县管运行体系。新增8900万元用于保障基层基本运行支出,通过加大“乡债县管”乡镇新招引项目税收分配力度、降低中心镇商住用地出让计提社保资金比例、鼓励乡镇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引导偏远山区人口转移集聚等措施,支持乡镇财政“减负增收”。持续推进共富单元建设。推进8个乡村经营共富单元建设,实施项目48个,争取专项债券1.2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9.29亿元。开展促进共同富裕“小切口”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乡村合作养老项目试点建设。坚持数字赋能智慧财政。推进非税收入电子化收缴改革,新增公共支付平台微信和数字人民币缴款渠道。乡镇(街道)“浙里基财智控应用”实现全覆盖,有效提升基层资金、资产、资源数字化管理水平。提升财会监督工作效能。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全面加强财会监督的意见》,落实预算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强化财经纪律。组织对涉企补助、汽车消费券、会计代理记账业务等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检查,加强日常监督,实现监管事项全覆盖。

(五)坚持底线思维,筑牢风险防控机制。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严格落实融资计划、控制债务限额。加大债务置换力度,国企新增融资成本逐步下降。统筹各类财政资金,加大工作集成提升财政资金整体绩效,合理安排资金用于化债。防范化解社保基金风险。积极应对养老保险供养比持续下降、医疗保险支出增幅加大、社保待遇逐年提标等情况,加大财政补助社保基金力度,保障社保基金运行平稳,支付能力保持在合理水平。防范化解财政运行风险。强化资金统筹,通过预算压减一般性、非刚性、非急需、非重点项目支出3.27亿元,全年收回各类结转结余资金3.06亿元,同步谋划推进涉水、涉土及规划、建设、调查“一类事”工作协同、资金整合,集中财力兜牢“三保”、保障关键事。

一年来,我们主动接受县人大对国企改革、政府债务等方面开展监督审查,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3件、政协委员提案2件,主动做好相关建议、提案协办工作,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代表、委员关切。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财政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这是坚决贯彻落实县委战略决策、部署要求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指导、全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上下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预算绩效管理、财政收支平衡、国企市场化转型、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将从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三、2024年全县预算(草案)

(一)2024年财政经济形势

2024年我县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在增强信心和底气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有所上升。从财政收入看,实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难有大幅增长。从财政支出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经济稳进提质、促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环保等领域刚性支出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从财政工作要求看,今年是财政部门“狠抓财政管理改革、提升财政治理效能”之年,严管理成为财政工作常态。今年也是财政适度加力、提质增效之年,我们将主动抢抓机遇,争取更多资源、更多政策、更多改革试点。

(二)2024年我县预算工作的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县2024年预算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加大财政资源统筹,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全县重大战略任务提供坚强财力保障。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债务风险可控,促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2024年我县预算总体安排

1.一般公共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48.64亿元,增长8.0%。结合省市财政转移支付预期,按照财政收支平衡的要求,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5亿元,增长3.0%。

2.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为37.17亿元,增长1.6%,其中土地出让金收入35亿元。根据专款专用、收支平衡的原则,政府性基金支出37.17亿元,下降15.8%。

3.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期为9.22亿元,同口径增长4.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74亿元,同口径增长4.1%。

4.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期为2.05亿元,增长85.6%。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428万元,增长165.1%。

四、2024年我县财政重点收支政策和主要工作任务

2024年,我们将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和县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把握和处理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加强财政资源统筹,发挥财政政策效能,提升财政资金绩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持续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坚定不移实施“强产兴县”战略,调整优化产业政策和兑现服务机制,计划安排各类政策兑现资金5.15亿元。一体推进落实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与“民营经济32条”,发挥政府产业基金投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先进制造业、县域主导产业投资力度。积极开展资本、项目和金融对接工作,推进资本招商、以商引商,招引高含金量项目。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科技投入机制,计划安排科技支出5.94亿元,加强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等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科研成果转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为推动县域科技创新发展蓄势赋能。持续推进国企市场化转型。加强“一企一品”主业管控,完善市场化经营激励机制,引导国企聚焦“全域旅游开发运营” “产业投资服务”“大交通服务”和“大城市运营”等基础产业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市场化营收能力和资本市场筹融资能力。四个中心镇国企纳入县属国企统一运营,整体谋划项目、盘活资产、做大营收、提升效益。

(二)加大民生保障投入,聚焦共同富裕“增福祉”。稳步提升社保水平。深化“扩中提低”改革,开展稳就业惠民生攻坚行动,计划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0亿元,持续提高社会救助精准度,打造多层次和多类型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体兜底保障工作。支持文教卫体发展。计划安排卫生健康和教育支出30.60亿元,加快启用学军中学桐庐学校、市一医院桐庐医院,争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优化调整卫生机构布局,推动卫健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计划安排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85亿元,加强城乡公共文体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一体的“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丰富群众文体生活。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计划安排农林水支出6.39亿元,助力深化美丽山林、美丽河湖、美丽田园“三美联建工程”,通过环境赋能、资源整合、文旅融合,不断释放叠加效应,丰富乡村业态,打造共同富裕大场景下美丽乡村新图景。

(三)完善财政管理机制,推动资金绩效“上水平”。进一步深化零基预算。坚定不移过紧日子,推动构建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编制体系,有效解决支出基数固化、项目资金部门化、资金统筹难、资金使用绩效低等问题,从源头上压减低效无效支出和严控一般性支出,提高预算编制质效。进一步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统筹力度,推动盘活存量资金、资产。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补助资金,运用政府债券等政策工具,形成资金合力。加大竞争性分配力度,传导资金整合、工作集成的导向。进一步强化绩效管理。加强财政资金全过程绩效管理,建设多层次的绩效评估评价体系,加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绩效监控,推动预算绩效结果应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巡财审工作联动,对重大项目联合开展专项监督,提升监督合力。

(四)多措并举强化应对,架起风险防范“高压线”。加强源头管控。强化培育、论证、评审等项目质量源头把关措施,实行项目储备库建设和准入管理。加强对项目资金来源审核,严格审批立项程序,防范新增隐性债务风险。守好债务底线。积极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通过有效途径化解存量债务。加强对乡镇和国企的债务风险管控,完善风险管控机制,做好融资收益平衡方案。加强预算管理,盘活存量资源资产,全面提升国企营收能力。拓宽保障渠道。按照“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积极争取省市项目试点、发行专项债券及政策性银行金融支持。加快建设用地复垦、旱改水耕地指标入库,加大住宅用地和经营性用地出让力度。

各位代表,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是加强法治财政建设、依法履行财政职责的必然要求。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更好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为奋力谱写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关于桐庐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docx

关于桐庐县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24年预算(草案)的说明(书面).doc

桐庐县2024年“三公”经费预算汇总情况.doc

2024年度政府预算公开表.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