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县域旅游,逐渐成为今年旅游市场的热词。
在假期,人们不约而同逃离大城市,深入中国地理版图上的“毛细血管”,“小县城”跑赢了“大都市”。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社每日电讯上公布的“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名单,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该报告的研究对象为大陆地区1866个县,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推动作用、旅游产业综合带动功能、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旅游设施与服务功能、旅游质量监督与市场监管六个方面32个指标构建研究体系。
在这张含金量满满的榜单上,桐庐不仅再次跻身前十,位列第九,并且相较2021年,排名总共上升了18名。回眸这三年,桐庐旅游有了哪些改变?如何绘就这幅县域旅游融合发展的秀美画卷?
一、既有老底子 也有新思路
相比一些“素人出道”、突然爆火的县城,桐庐并不是第一次成为全国旅游市场的“排头兵”。
山的伟岸,石的气势,水的灵韵,林的秀色,构成了桐庐山水洞天色彩斑斓的景致与诗画般的意境;南北朝以来,李白、白居易、苏轼、范仲淹等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7000余篇诗词,更是铺就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1979年,随着全国上下思想解放,桐庐凭借自身优势抢先“起跑”,接连推出瑶琳仙境、桐君山、严子陵钓台、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天目溪漂流等拳头旅游产品,获得了“县级旅游之冠”的美誉。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需求层次和消费趋势的变化,出门旅游,也不再满足于只是简单的“走走看看”,而是期待更加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和更多创新旅游业态。
新格局的出现,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旅游发展中尝到过“头口水”的桐庐,也十分渴望改变现状,迎来新一个旅游的高光时刻。
入选浙江省全域旅游专项改革试点县,出台《桐庐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若干政策》《桐庐县关于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文旅体融合九大攻坚行动……通过规划、政策和试点引领,桐庐将全域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形,持续擦亮“潇洒桐庐郡 中国最美县”品牌。
思路一变天地宽。桐庐县通过资源重组、空间重构,将富春山居旅游片区、瑶琳仙境大景区、天溪湖度假区划定为三大核心区,建设“三江两岸”桐庐段水上黄金旅游线,重塑旅游招商和发展版图。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桐庐还在全县打造没有围栏的景区,在“富春山居黄金左岸”、江南古村落、富春江慢生活体验区、两山农旅融合、西部宜居宜业、仙境瑶琳等六大区块,打造了一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乡村。
“整个桐庐就是一个景区!”正如许多游客发出的感叹,如今的桐庐,“处处有景、时时可游”。
截至2023年底,桐庐县累计创成4A级旅游景区5家、3A级旅游景区8家,4A级景区镇8个、5A级景区镇1个,并且已经实现了A级景区镇村全覆盖。今年,桐庐还正式启动5A级景区城创建工作,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二、既“招大引强” 也“微改精提”
如果把旅游市场比喻做一片天空,经过多年经营,桐庐的旅游市场已经称得上“日月同辉、星辰灿烂”。
在桐庐县文广旅体局党委书记、局长方姬宇看来,“更多重磅文旅项目的落地,不仅可以为城市形象带来全方位提升,有助于打响桐庐旅游的知名度。”
前不久,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产教示范区正式开工,将搭建20个超级影视IP场景体验项目,为桐庐影文旅教融合发展与发展注入新动能,这也是桐庐持续推动“造月摘星”行动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桐庐持续实施“造月”“摘星”行动,积极融入“三江两岸”水上黄金旅游线建设,2021年以来,共招引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7个(其中50亿元以上1个,20亿元以上3个,亿元以上9个),开工建设瑶琳·开元森泊旅业度假区、中国·桐庐富春江影视基地、金恪文旅康养综合体等亿元以上项目10个,逐步形成“日月同辉、星辰灿烂”的多元化文旅产品矩阵。
不仅重磅项目“纷至沓来”,老牌景区也在“焕新出发”。
结合“微改造、精提升”行动,桐庐一大批景区迭代升级、紧跟潮流、不断出圈,诞生更多文旅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新亮点。
垂云通天河景区先后完成高空滑板车、旅游接待大厅、旅游公厕等一批旅游项目和设施,通过做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心跳乐园旅游品牌;严子陵钓台在景区植入沉浸式“山水剧场”,搭配着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带游客“穿越”古今;“天子地”新植入了“恐龙谷”、“天空之境”、“飞行影院”等项目,赢来了游客的成倍增长,还带动当地的村民纷纷办起了农家乐。
数据是成果最好的佐证:“五一”假期旅游接待总人数102.89万人次,同比增长64%,旅游总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59%;端午假期桐庐共接待游客36.33万人次,同比增长24.3%,合计旅游收入16783.75万元,同比增长19.6%。
三、既做足“流量” 也留住人心
从进“淄”赶“烤”的盛况,到“尔滨”冰雪的奇缘,再到天水麻辣烫的滚烫……这两年出圈的旅游城市,背后体现的,是城市管理者和文旅工作者的“智慧”,桐庐同样不甘落后。
主动邀请东北“小冻梨”体验诗乡画城;13条龙齐舞,“万人空巷”闹元宵;推出“戏水王国”品牌霸屏夏季旅游市场……桐庐乐于制造并珍惜每一次文旅“出圈”的机会。
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桐庐也总结出了一套“全时段、全链式、全行业”的系统化营销模式。
2023年,桐庐举办立春烟花秀、山水艺术季、大奇山音乐节、半程马拉松等大型文旅体引流活动20余场、推介会15场,发放文旅消费券 200万元。
凭借成为《时光正好》《向往的生活》第二季、《我们的客栈》等各大影视、综艺录制的热门取景地,桐庐的好山好水成功出圈,吸引众多游客到桐庐打卡“明星同款”,在各类社交媒体热搜、各大主流媒体频频亮相。
爆火带来的人流激增,也考验着一座城市的综合能力,迎来了“泼天的富贵”,桐庐如何承接好?
居住、出行,是一段旅行的基础保障。目前,全县共有旅行社41家,拥有康莱德、奥克伍德等宾馆(酒店)338家,发展民宿1120户,更有17家民宿入选全省首批“浙韵千宿”民宿培育名单。建有旅游厕所120座,其中Ⅱ类以上旅游厕所16座。
高铁、高速等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随着今年杭温高铁即将正式开通,桐庐将成为同时拥有三条铁路线的杭州西郊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再加上临建高速、杭淳开高速、温义宣高速、23省道等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为桐庐“长三角最佳短途旅居目的地”打下坚实基础。
由网红到长红,做优旅游服务,才能真正留住人心,让游客留下来、还想来。
借杭州亚运会马术项目举办契机,桐庐围绕优化旅游硬件设施、引导全域均衡发展、升级服务接待能力、完善交通配套设施等重点,细化62项具体任务,厉兵秣马推进全域旅游服务能力提升。
全新升级的双语版“桐你游”旅游资讯平台上线,中外游客“指尖”轻点,便能高效快捷地获取桐庐文旅相关咨询,同时实现线下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文旅行业常态化监管,桐庐全面畅通旅游投诉渠道,游客投诉均可第一时间得到受理,实现投诉结案率100%。
纵观当前的旅游市场,桐庐“前有标杆、后有追兵”,但有理由相信,只要戒骄戒躁,继续按着既定蓝图前进,桐庐旅游,必将再次迎来属于她的“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