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生物多样性在线监测网络 守护万物生灵 促进和谐共生 |
||||||||
|
||||||||
|
||||||||
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近年来,杭州桐庐积极开展生态多样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不断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生态环境系统,努力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2024年,桐庐为深入贯彻国家、浙江省和杭州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策部署,以提升全县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力、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常态化为目标,建设前端智能监控与后端智能识别相结合的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网络系统,全面掌握全县生物多样性现状、变化趋势和威胁因素,为加强桐庐县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认清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环境稳定,它是生态环境质量的“风向标”,生态环境需要生物多样性体现,两者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作为浙江省29个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试点地区之一,桐庐在全县范围内试点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及保护项目试点,旨在以鸟类、哺乳动物、鱼类为重点监测对象,利用高清视频监控、红外相机、AI智能等先进的监测技术手段,全省首个具有山区特色,集观测、展示和宣教功能于一体的生物多样性智能监测网络,进一步掌握全县生物多样性状况及变化趋势,提升我县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和科普宣教能力,推动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常态化。 二是前端智能监控,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结合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全区重点区域、主要生物类群及绝大部分受威胁和保护物种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实现生物多样性状况“随时看”“远程看”。前端智能感知网络上选择在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瑶琳国家森林公园、三合村猕猴自然保护小区、分水江水库、坞口水库、富春江等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和重要物种栖息地,布设高清视频监控、红外相机、高清水下监控,对鸟类、哺乳动物和鱼类等野生动物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目前共布设点位12个,已识别物种总数为13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5种,浙江省重点物种27种。智能监控网络不仅能帮助我们实时掌握生物多样性状况,一旦发现生物入侵、数量锐减等问题,可以及时应对和处置。 三是后端智能识别,落实生物多样性监管。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系统末端,结合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和深度学习算法技术,研发了野生动物AI智能识别系统,实时获取前端智能感知网络的野生动物视频和图像,在线分析野生动物的形态特征,实现精准鉴定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并实现在线展示、历史动态分析和多样性评估等功能,使生物多样性监测更精准、更高效,为桐庐县的野生动物监测及栖息地保护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目前,系统可识别鸟类、哺乳动物和鱼类,物种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智能识别算法系统,增加记忆存储模式和训练频次,进一步提升物种识别精准度。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