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50/2024-00498 发布机构莪山乡 发布日期2024-01-25 10:13:52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莪山畲族乡2023年度工作总结与2024年工作思路
访问次数: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莪山畲族乡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桐庐作出的“十六字”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1234”发展目标和“157”产业布局,以全面统筹“四个系列”建设,打造“十大标志性成果”为总抓手,对标县委县政府“六比六赛”工作要求,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我们实现了“1113”突破,即成功发布了一个文旅品牌——“西湖边的畲乡”,顺利保障一档热门综艺——浙江卫视《我们的客栈》,成功招引一个亿元项目——云上畲乡文旅综合体,圆满举办三项重大活动——第四届中国(浙江)民族服饰设计展演、浙江省“云上民族村寨”启动仪式、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2023年年会暨“民族服饰文化研究与文旅融合发展”学术论坛,畲乡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持续提升。

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内外联动抓项目、蓄动能,推动产业发展“转型提质”。注重综合实力提升,集中精力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一是空间腾挪再展新颜,深化低效用地整治和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12家低效工业用地企业履约监管协议全覆盖,完成全域13家石材企业拆除清退。二是招商引资突破明显,赴省外、市外“敲门招商”“跑项争资”15次,顺利推进山哈文化交流培训中心项目落地,成功签约“云上畲乡”文旅综合体项目,一期计划投资3.15亿元,实现亿元以上文旅项目招引零突破。三是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有力推进“云上畲乡”、畲乡教育实践基地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推动“畲乡风情”打造、燃气站、红曲文化村落等4大专项债项目12个子项目落地建设,莪山迎来了“村村有项目,处处有改变”的发展转型期。四是经济指标稳中有进,连续两个季度重要指标竞赛获红榜。1-9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13万元,民间投资1100 万元,建安投资 4644 万元;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同比增长 18.4%,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3.9%,限上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1.47%;实现财政总收入4160万元,完成任务数的80.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2万元,完成任务数的119.61%。

(二)以点带面抓建设、促提升,推动和美乡村“内涵提标”。努力夯实美丽乡村这一发展基石,乡村面貌持续改善,全县美丽建设竞赛连续三个季度获红榜。一是激发美丽乡村活力。完成“绿色农田”“千亩方”“旱改水”等项目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数智农业转变。招引经营主体参与红曲文化村落运营,全面改良“高山流水千人席”,每周游客超2000人次,龙峰村掀起乡村旅游热潮。二是完善美丽乡村配套。全力做好省级风貌样板区、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工作,启动徐七线入乡口、潘山桥、黄家山“幸福彩”街区、幸福河道、红曲文化村落等项目建设,乡村基础配套日臻完善。三是提升美丽乡村能级。深化“畲乡风情”未来乡村共富引领带建设,完成塘联水果工坊数字化改造,打造市级数字乡村、未来乡村,高标准完成迎亚运环境整治,不断为美丽乡村提级添彩。

(三)普惠优享抓共建、强保障,推动社会事业“幸福提档”。尽最大全力、用最暖温度满足畲乡百姓所想所需所盼,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一是“传承传播”民族文化。深化“三个100”畲族人才培训,累计参与人数超3600人次。高质量举办“三月三”文化节,持续构建完善“红街畲寨”演艺体系,美丽文化有了人才支撑、活动引流、载体传播。二是“兜准兜好”基本保障。投入50万元精准实施暖巢行动、危旧房改造、“免费午餐”等实事项目。聚焦“一老一小”关键群体,打造“石榴红·幸福畲”民生综合街区,推动物质和精神“双富裕”。三是“共建共享”共同富裕。深化“678”共富系列建设,土鸡合作社为42户低收入农户增收2000元/年/户,蔬菜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15个,为每户农户增收2万元/年。加快推进红曲、水果、畲味、粽香等共富工坊建设,三产融合型加工业架构初步形成。制定大众民宿扶持政策,打造尧山坞、戴家山、黄家山等8个共富民宿村落,构建强村富民利益链接。

(四)平安为本抓质效、守底线,推动基层治理“满意提级”。全面巩固“平安莪山”建设,全县平安创建竞赛连续三个季度获红榜。一是“除险保安”能力持续提升。制定完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风暴行动”方案,开展行业场所全面清查,排查整改隐患565处。制定全乡20个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及隐患点应急预案,开展联合巡查32次,应急演练9场,获得县级综合应急和消防救援队伍水上救援一等奖、防汛防台竞赛二等奖等荣誉。二是“和谐莪山”底色持续擦亮。深化“3+2”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线上流转办理信访矛盾131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8.6%、不满意率同比下降12.2%。积极创建中门民族村省级民主法治村,组织普法宣传3次,共享法庭线上普法4次,政策解读专项培训6次,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三是“一网统管”格局持续完善。发布《网格智治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专职网格员“5103”考核办法,建强“1+3+N”网格队伍,化解矛盾纠纷23起,拦截诈骗电话8次,挽回经济损失9万余元。深化数字乡村(二期)建设,优化“亲民快速道”小程序,精准收集、高效办理信息48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社”。

二、明年工作思路

接下来,莪山要紧扣项目争取到项目建设的时间差,紧抓主导流项目开工到落成运营的空档期,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力争到2024年底实现“三个突破、三个翻番”发展目标,即主导流项目开业突破2个、整村落运营突破5个、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比例突破7:3;旅游人次翻番、民宿数翻番、床位数翻番,以此初步形成“西湖边的畲乡”短途旅游目的地发展架构。

(一)聚焦原动力、承载力提升,在产业发展上再突破。实现畲乡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全面提质,3年后旅游人数突破70万人次/年,5年后突破100万人次/年。一是项目招引方面,持续盯引花炮厂“山哈客栈”文旅综合体、国际研学旅行目的地(航天航空国际研学、生物多样性研学、国防教育、一步星辰)等项目,目前已初步达成意向合作。二是产业培育方面,立足文旅业态丰富,打造以“长桌宴、长竹宴、长寿宴”为主题,以“两天一晚”为主线的特色旅游产品,探索双园“太极湾”、西金坞等民宿村落统一运营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畲乡旅游置客能力。三是项目推进方面,积极推进管家府乡村酒店、西金坞乡村综合体、“山哈客栈”等平急两用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云上畲乡”文旅综合体、畲乡教育实践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

(二)聚焦竞争力、吸引力提升,在和美乡村上再出发。以深化“千万工程”为抓手,持续提升畲乡人居环境质量。一是注重关键节点打造。围绕风情乡创区块布局定位,力争1月底前全面完成徐七线入乡口、黄家山“幸福彩”街区、幸福河道、红曲文化村落等关键节点打造,持续焕新畲乡风貌。二是注重美丽本底梳理。深化低效用地整治和跨乡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力做好省级风貌样板区、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工作。提前梳理全域旅游交通规划,加快推进大尧山农文旅融合示范园、塘联农学主题园区等方案设计和落地,以高品质景区标准打造全域旅游新风貌,持续擦亮美丽畲乡底色。三是注重未来场景应用。建立“中央厨房+村级助餐+送餐上门”老年人助餐数字化服务体系,日均配餐300余人,预计年配餐超11万人次。推动塘联水果工坊综合数字控制展示中心、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建设,加快完成数字乡村市级样板镇及莪山民族村市级未来乡村项目验收,不断为美丽乡村提级添彩。

(三)聚焦凝合力、共富力提升,在民生优享上再优化。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民族乡村共同富裕。一是全力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完善“石榴红·幸福畲”民生综合街区配套,持续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指数。精准开展“暖巢行动”、危旧房改造、困难学生提供免费午餐补助等实事项目。加快推进天然气惠民工程,年底前实现入户通气,预计一期163户农户节省1200元/年/户。二是聚力强化共同富裕带动。实施低收入农户“新希望计划”,创新“装修补贴+保底收入+统一运营”民宿开办扶持模式,不断增强低收入农户内生“造血”能力。继续深化“678”共富体系建设,做大做强土鸡、蔬菜、水果等6个共富合作社,加快红曲、水果、畲味、粽香等7个共富工坊以及双园太极湾、黄家山、山阴坞、西金坞等8个共富民宿村落建设,有效建立“提低”“扩中”利益共同体,带动百姓共同富裕。三是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质效。充分用好行政村“协商驿站”全覆盖的先发优势,最大程度发挥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实践基地作用。创新网格员“5103”管理考核办法,优化“1+3+N”网格力量,深化信访“3+2”矛盾纠纷处置机制,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环境,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四)聚焦效能力、攻坚力提升,在队伍建设上再深化。注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转化,全面夯实干部队伍自身建设,在业务水平和攻坚克难能力上与高质量发展需要相匹配。一是争先创优提升效能。深化“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制度,优化“四比四看四争当”机关干部绩效考评办法和村级综合考核方案,出台乡村两级“月拼季赛年考”机制,每季度评选红黑榜项目和红榜干部,持续激发干事创业氛围,不断提升工作绩效,确保各项工作进度往前压、任务往前赶。二是干事导向锻造队伍。重视青年干部教育培养,深化“石榴红·龙麒班”队伍建设,加大培训频次,丰富培训内容,把产业融合发展、民生福祉增进等中心工作摆到学习培训过程中,做到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党员干部将理论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持续为年轻干部补钙铸魂、蓄能提劲。三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县委第二巡察组巡察反馈问题整改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把巡察整改作为攻坚克难的有力抓手,尤其是紧盯如乡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工程项目变更随意等群众反映强烈、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坚持一抓到底、立行立改,以看得见、实打实的成效回应群众期盼,把促进巡察成果转化和全县年度绩效考评作为推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助力莪山打造民族乡村共富标杆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