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M064/2023-119706 发布机构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发布日期2023-09-18 09:46:22
统一编号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文件效力
文件编号 关联文件
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访问次数:

2022年,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积极主动作为,全面提升工作绩效,扎实推进我县退役军人工作。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夯实基层基础,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一是着力提升干部能力水平。建立周一中层例会制,交流工作情况,理清工作思路,部署一周工作。制定《2022年桐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重点工作项目化分工》,通过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提升干部担当意识和业务服务水平。二是开展服务体系建设“回头看”。持续推进“省级枫桥式”、“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完成7个乡镇级、13个村社级枫桥式服务站创建工作。局班子分片分批开展督查指导,对照标准、查漏补缺,11月上旬完成省厅实地验收考核。组织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参与市首届“泰隆银行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平安畲乡,应急救援”项目荣获优胜奖。三是稳步推进建档立卡及优待证申领发放。制定《桐庐县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归集退役军人军旅档案”专班,通过“现场申请+上门办理”,完成建档立卡1.55万人,优待证申领省厅审核通过1.48万人。

2.树牢服务意识,常态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一是高标准落实各项优抚待遇。做好抚恤定补对象动态管理、专款专用。已发放重点优抚对象优抚金3900余万元,将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及时纳入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额补助660人次39万余元,并为重点优抚对象实行结算医疗补助“一站式”服务。提升优抚医疗服务。分3批次组织137名重点优抚对象赴嘉兴荣军医院短期疗养。二是完善困难帮扶措施。联合8部门下发《关于加强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的实施细则》,提升我县困难退役军人的帮扶精准度。制定“一对一”帮扶台账,落实日常关心关爱、节日走访慰问。开展困难退役军人“防癌抗癌”参保捐赠,确保109名受捐赠对象应知尽知、应保尽保。三是圆满完成移交安置。认真贯彻落实军转安置政策,接收安置2名营职军转干部,19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退出消防员),公务员编2人,事业编8人,国企编11人。四是数字赋能提升服务。完善数据驾驶舱建设,增设就业创业、现役人员、优抚金发放模块,优化来访走访、退役报到、档案管理等模块。积极落实综合执法改革,移交8项执法事项,全覆盖完成21项行政执法和2项双随机执法检查事项。依托军人退役报到一件事系统,完成线上140名退役军人数据收集、信息完善、逐级审核。五是开展就业创业服务。梳理全市签约退役军人培训机构12家,培训项目48个,支持有需求的退役军人开展跨区域异地培训,结合9月退役季,向退役士兵宣传异地培训及技能培训政策。联合各镇街、村社服务站走访摸排未就业退役军人2353人,发动127家企业入驻老兵码平台,建立退役军人“岗位库”,推动有就业意愿退役军人实现充分就业。

3.聚焦褒扬激励,扎实开展双拥共建活动。一是办好“拥军”实事。下发《关于积极开展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的通知》,规范实施军地双向支持需求提报工作,驻军部队积极参与到县文明城市建设、疫情防控、防台抗洪中,及时解决驻军部队需求,安排财政资金10万元改善官兵家属来队居住条件。二是构筑关爱平台。发动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加入关爱退役军人队伍,7月30日正式成立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为帮扶困难退役军人、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拓宽崇军酒店4家,旅游景点2家。开展252名义务兵父母及享受定期抚恤待遇的烈士遗属免费健康体检,同时,自2023年起,县财政投入资金20余万元用于重点优抚对象“西湖益联保”,1330余名退役军人受益。三是组织“八一”崇军周活动。县四套班子领导分组慰问部队官兵,各镇街、村社同步开展座谈、联谊、文艺汇演等活动,营造尊崇军人浓厚氛围。我局联合县慈善总会、桐庐爱尔眼科开展“致敬退役军人-关爱眼健康”活动,开展第二届最美退役军人选树活动;联合邮储银行桐庐支行、县关爱退役军人协会走访慰问在乡抗日战争、百岁老复退军人。联合泰隆银行桐庐支行开展“八一”困难退役军人走访慰问,联合县人社局举办“致敬老兵·拥军共富”中秋茶话会,专项为退役军人企业“发放服务包、助力致富梦”活动,并授信5亿元支持全县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四是加大烈士褒扬纪念力度。按照“分级保护、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原则,联合县检察院、文物局下发《关于加强我县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签订保护管理责任书,结合清明、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组织开展英烈祭奠活动,并积极为在韩烈士邹有贵亲属查找及DNA采集。

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不平衡。部分村(社)退役军人服务站场所还存在建设标准不高,氛围营造不足,服务水平不高的情况。镇街、村社服务站缺少经费保障,与上级要求还存在差距。二是双拥共建格局尚未形成合力。双拥成员单位认识不到位,参与度不高,一些工作由于片面强调形式而导致形式主义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三是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薄弱。退役军人工作岗位选择有限,难以满足就业需求;退役军人学历层次较低、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制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专属服务信息平台不多,就业途径相对较少。

二、2023年工作思路

1.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赋予退役军人工作新的使命,把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和退役军人工作结合起来,聚焦主责主业,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深化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坚持问题导向,采取定期督查指导、交叉互比互学等方式,强力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服务站“软硬件”建设;持续抓好建档立卡和优待证申领,提升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宣贯《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保障法》及相关政策,依法建强用好服务站点,持续提质增效。

3.加大权益维护力度。全力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和优待抚恤工作,常态化联系帮扶,扎实开展暖心解难,充分发挥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作用,及时为困难对象提供帮扶援助;深入开展好督查、接访、调研活动,牢固树立“退役军人无小事”理念,提升全体机关干部依法开展信访工作能力水平,切实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确保退役军人群体信访稳定形势平稳可控。

4.促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积极搭建就业平台,深入挖掘岗位潜力,坚持退役军人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双统筹”,用好用足现有政策,加强退役后职业技能培训,探索军创企业服务、兵支书培育、兵教师培养工作路子,有效推动政策落实。

5.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打造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志愿者服务的作用,积极引导参与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应急救援等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最美退役军人”系列学习宣传活动,做好精神和人文关怀;抓实烈士纪念设施管护,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宣教作用,扎实推进烈士褒扬纪念工作。

6.全力做好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持续深化双拥共建活动,扎实做好拥军优属各项工作,大力支持部队建设,支持开展社会化拥军活动。强化责任意识,对标补缺补差,把双拥创建作为推进解决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主动落实双拥工作的各项拥军优抚政策,推动我县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营造群众性、社会化的拥军氛围,进一步巩固双拥模范城创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