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桐庐旅游市场爆棚 |
||||||||
|
||||||||
|
||||||||
接待游客总人次114.61万,旅游收入15.14亿元 “五一”假期桐庐旅游市场爆棚 本报讯(记者 金黄璐敏 陈艺琨 周小铃 华睿 王仪楚)“五一”小长假,桐庐接待游客总人次114.61万,相比2019年增长52%;旅游收入共计15.14亿元,相比2019年增长58%;人均消费1315.5元,过夜人均消费1585.4元,一日游人均消费531.6元,旅游消费大幅度增长。 沉浸打卡新潮玩法 看多了“观光式”旅游,交互体验感强的项目更能让人记住这个地方。在严子陵钓台,一场以“还有富春山”为主题,以“山水戏剧场”形式开展的沉浸式山水戏持续上演,让游客穿越时空,来到充满文艺范儿的宋朝。 走过青石板,穿过婆娑树影,你会遇到垂钓渔翁、砍柴樵夫,他们或面带微笑,或抚须沉思,或泉边烹茶,你可以和樵夫、渔父、书生、村姑对话交流,在茶寮中歇脚品茶,在亭榭中静坐听琴,体验诗意生活。 “这里山水风光秀美,通过演员演绎,让景区活了起来,一路走来,感受到了浓浓的宋韵文化。”来自郑州的游客魏中东说。 日暮西沉时分,在莪山畲族乡龙峰民族村山哈广场,来自无锡、常州、金华等地的游人欢聚一堂,品尝“高山流水千人席”。有人一时兴起,带头一起唱歌;有人说,人多吃饭真热闹,胃口更好了;还有人品着当地特色红曲酒,推杯换盏,大快朵颐。在游客即将散席时,舞龙、迎宾舞、敬酒敬茶等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好看好玩好吃的新乡村,令游客流连忘返。 天子地生态旅游风景区迭代升级,增加了玻璃水滑道,在“五一”释放出巨大效应。直到小长假最后一天,游客兴致仍丝毫未减。景区负责人介绍,“五一”期间共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相比去年同期,客流量至少翻了一倍以上,景区1500个停车位天天停满,车辆从景区排至罗山村、松村,甚至一度排到更远的奇源村。 古村邂逅现代国漫 第二届翙岗古村动漫艺术节正吸引游客沉浸打卡,12座古宅变身艺术秀场,展现了动漫与当代艺术、古民居和新生活的动态联结,成为新晋游客打卡地。 基于乡村文化,翙岗村从《诗经·大雅》中提炼形成吉祥物“翙宝”和“蛋宝”的形象,围绕这个原创IP,又打造了延伸产业链,并以活动形式呈现,有“翙宝来咯”动漫IP展览、艺术寻宝活动、翙宝纤维艺术工作坊、植物拓印工作坊等9项常态化动漫主题活动,让游客从过去“看展”向“玩展”转变,增强体验感与互动性。 凤川街道翙岗古村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此次动漫艺术节以古村历史文化建筑作为核心展场,打造以乡村为主体的深度艺术乡建,实现动漫艺术展本土化、在地化,继承发展“百年国漫”美学,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这里的古村保存完好,添加动漫展,既经典又新潮,还植入了一些科技元素,是个小众、新鲜、有趣的地方。”杭州游客洪女士说。 传统景区流量飙升 闻名天下的瑶琳仙境、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老字号”景区,依旧有强大的“吸粉能力”。 大奇山国家森林公园山脚下的魔幻乐园正式对外营业,集创意文化、奇幻唯美、惊险刺激于一体,分灯光秀区和裸眼7D轨道影院区两个部分,汇聚了多项高科技多媒体互动娱乐项目,成为亲子游热门景点。 “这一路往上爬,感觉比较轻松,心情也很好,风景很不错,天池、飞瀑感觉都非常棒。”来自江苏昆山的游客陶先生说。 人随筏走,景随流转。天目溪漂流景区,溪边等待上筏的游客排起了长队。一只只竹筏载着游客顺流而下,大家或拍照合影,或戏水赏景,悠闲自在。温州游客周女士是从网上了解景区特色后跟团过来的,“这里满眼都是绿色,看上去很舒服。” 瑶琳仙境“新洞天”也与游客见面了,通过全新的灯光打造,把每个厅定义为不同的主题,给人无限遐想。 前往桐君山的游客也络绎不绝,山脚下卖水果的小哥自嘲“一连削了几个上午的菠萝没停过,手都要‘断’了。” 乡野民宿一床难求 外面都是“人从众”,何不“上山下乡”呢? 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七季在“五一”期间热播,于是在这个假期,作为《向往的生活》拍摄取景地的桐庐乡村游又火了一把。 合岭村最大特色是村庄围着一个大水库而建,环水库一圈,停满了江浙沪牌照的轿车。记者碰到一位卖烧饼的村民,她说附近都是人,生意比天气还热,烧饼都来不及做。 来到裸心园农庄,靠湖的几桌早已坐满了打牌的人。“平时中午忙到一二点,这两天,到了三四点都没法下班,晚饭生意直接接上,晚上要忙到十点多,5月2日晚饭有100多桌,快累瘫了。”农庄工作人员说。 合岭村党总支书记邵小龙告诉记者,这几日每天游客量差不多在3000-5000人,从4月30日开始,每天都有五六百辆车进村。村里60多家民宿、1000多个床位全住满了人,即使加了床也还是满足不了需求。 莪山畲族乡山哈人家民宿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几乎每个周末都客满,何况节假日,游客大多来自上海、绍兴、宁波等地,且目前势头依旧不减。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