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县“五链融合”推进能源统计工作

  发布日期: 2023- 02- 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发布日期: 2023- 02- 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统计局



为更好应对能源统计面临的新形势,提升能源统计数据质量,持续为推动县域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统计力量,桐庐县统计局打好组合拳,“工作链、培训链、数据链、生态链、服务链”五链融合,高质量一体推进能源统计工作。

在“干”字上用力气,细耕责任田,打造一体推进的“工作链”。强力推进,细化考核,切实抓好能源统计队伍。一是入企指导。结合桐庐本地工业企业大多规模较小、人员更换频繁的特点,要求属地乡镇(街道、平台)统计人员对新入库企业以及人员跟换企业必须当月上门指导到位。二是提醒催报。每月提前下发通知,要求乡镇(街道、平台)及时通知企业报表开表及关库时间节点,建议企业提早收集整理数据材料并做好台账,并在报表期每日对乡镇上报进度进行排名,到年底,对上报进度排名末位的乡镇酌情进行扣分。三是说明反馈。要求企业对国家、浙江省、杭州市下发的查询标记当天必须反馈到位,同时及时查看企业反馈说明质量,对于说明简单的企业,要求企业重新说明覆盖或者县级补充说明,并将企业及乡镇反馈说明质量纳入年底对乡镇(街道、平台)考核中。

在“学”字上下功夫,构建滴灌网,涵养一体推进的“培训链”。结合疫情防控,借助各大平台,精准发力,积极开展各类培训指导工作。一是借助钉钉直播平台培训全覆盖。以线上钉钉群直播形式多次开展能源统计培训,并生成回放视频,以便企业能够随时、反复观看以加深理解,且将自制年报填报注意事项、平台操作流程、统计台帐、培训课件等同步共享至钉钉群中,以供企业会后参考巩固。二是借助县局科室平台重点再巩固。要求各乡镇(街道、平台)统计业务能力薄弱或者新入职统计人员到县局专业科室进行专题补课,确保基层统计人员对联网直报系统操作熟练,对能源统计指标理解到位。三是借助统计网格平台答疑解惑。针对此次新入库企业开展“送制度上门”,并开展座谈会进行疑难问题解答,对基础资料收集、整理,以及台账建立进行指导,切实解决企业统计员在年报上报中遇到的困难。

在“实”字上使长劲,筑牢基础装,压实一体推进的“数据链”。对标对表,建立并印发《桐庐县能源统计数据质量管控流程》,对能源统计数据质量进行全流程监管。一是规范操作流程。在数据采集、审核、汇总、上报等各环节,严格按规范的流程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能源数据质量。二是严把初审关口。乡镇(街道、 平台)通过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自带的关联审核公式,以及国家、浙江省、杭州市预制的审核模板进行初审,排查核实审核错误,对数据异常企业要求预报说明。三是数据逻辑复审。将人工经验审核作为计算机审核功能的有效补充,通过对比电力消费、主要产品产量、工业产值等与能耗数据逻辑性、匹配性,以及对电力、汽油、柴油等能源品种单价极值的审核,对异常数据及时下发审核清单至相关镇街或主动联系企业核实,对错误数据及时修改,对特殊情况及时进行详细说明上报市局,切实做好报表数据随报随审工作。

在“查”字上做文章,铺设高压线,健强一体推进的“生态链”。力量下沉,强化数据核查力度及广度,拧紧数据质量总开关。一是明晰要求。要求乡镇(街道、 平台)每季度要对辖区内用能总量排名前五的企业进行一次摸底走访,对500吨标煤以上企业进行电话核查了解,对新入库企业进行上门指导,并每一季度抽取2-4家企业进行数据质量核查。二是主动核查。每月根据能耗增速与产值增速不匹配情况自行抽选一批企业进行入企数据核查,并指导企业能源统计业务。三是共享学习。每月将核查中发现的相关问题整理汇总,下发至乡镇统计员及企业统计员群,并在一套表平台进行推送提醒;四是普法宣传。联合局法制科开展“送法上门”服务,除了在培训时对企业进行法制宣传外,在上门核查时也第一时间对统计法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讲解和宣传,解答企业统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一步强化企业依法统计、诚信统计意识。

在“快”字上见水平,下好先手棋,优化一体推进的“服务链”。驰而不息学习“双碳”知识,掌握分品种能源核算方法,超前谋划碳测算工作。一是部门联动。积极与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供电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及时准确掌握能源消费情况,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时通报县能源消费情况、单位GDP能耗下降情况等,加强对部门统计的业务培训,提升统计服务主动性。二是季度测算。严格按照2022年浙江省、杭州市局制定的全社会能耗及单位GDP能耗降低率测算方法,认真收集部门和企业的相关测算基础资料,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上报数据,做到测算依据充分,测算数据合理。三是预警预判。在碳达峰、碳中和大环境下,多角度评估数据,加大对能源生产、消费分析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党委节能减排决策提供统计服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