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借鉴中拓宽发展思路 在对标找差中激起奋进动能 |
||||||||
|
||||||||
|
||||||||
在学习借鉴中拓宽发展思路 在对标找差中激起奋进动能 ——桐庐县党政考察团赴松阳、龙泉、泰顺考察侧记 12月21日-22日,县委书记夏积亮率县党政考察团赴丽水市松阳县、龙泉市,温州市泰顺县考察,学习三地在民宿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推进、文旅项目规划建设、地方文化传承发展、农民移民搬迁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 这是正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县委务虚会、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县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开展的一次循迹溯源、创新理念、开阔眼界、谋划明年的学习之旅。 本次考察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点位涉及农文旅项目招商、规划,地方文化保护利用、整村开发运营等方面,也正是桐庐乡村发展亟待破题的,旨在推动我县乡村发展在“有”的基础上做到更“精”更“靓”。 考察第一站来到丽水市松阳县四都乡。沿着山路盘旋向上,到了海拔640米、坐落在山顶台地的西坑村。天空下起了小雪,给这“最后的江南秘境”平添了诗意。在四都乡,从西坑村到陈家铺村,再到榔树村,村子的建设发展各有特色亮点,但也有共同点——项目与人的引入、配套业态的丰满、内生动能的激发。 比如,西坑村保留有21幢清代古民居、宗祠、社庙等古建筑,依托独具特色的古村风貌,引进过云山居、云端觅境等精品民宿,激发了村民搞民宿、卖土货的热情,也吸引外出青年返乡创业。陈家铺村集聚了先锋书店创始人钱小华,南京大学教授、建筑师张雷,杭州亦舍酒店创始人雷晓华,飞蔦集创始人夏雨清等一批优秀人才,并落地了一批文创实体,还带动了一批来村返村的人,每年游客接待量近60万人次,村集体每年增收约50万元。榔树村大多村民已搬迁下山,留下20余亩农村集体建设存量用地,村里采用“征用+挂牌”方式,由乡伴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发为民宿综合体项目,包括民宿聚落、手作工作室、乡村院线影院等,成了一个业态功能完善、聚落形态饱满的“榔树大院”。 踏着小雪,考察团走过先锋书店、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陈家铺创作基地——今有光文创商店、飞蔦集文创空间、木言木语咖啡馆、木也工坊等地。大家认为,乡村要发展,高端民宿与配套的公共空间相辅相成,不仅能打破季节性限制,更能留住游客的脚步。今有光文创商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里可以闲逛的地方很多,年轻人也多,他们就喜欢逛这些地方,也爱买文创用品。 年轻人是惺惺相惜的。这里不仅年轻游客多,也吸引着年轻人在这里置业、生活。位于西坑村的云端觅境民宿是村里海拔最高的民宿,远离市井的喧嚣,吸引着23岁的小琦。他毕业后就来到了这里,差不多半年了,他说相比城市,更喜欢这里放松的环境。 考察第二站是温州市泰顺县。首先来到共富大搬迁展示馆,这是展示泰顺践行2003年12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泰顺考察下山搬迁时提出“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重要指示的主窗口,也是展现泰顺共富大搬迁成果的主平台。 它的位置很有意思,位于居民小区楼下且对着十字路口,很像一般小区售楼处所在位置或是社区用房,而展示馆“背靠”的小区正是从山上搬迁下来的村民集聚区,周边一片也都是搬迁小区,可以说是“入馆看历程经验、出馆看生活变化”。 二十年来,泰顺历届党委政府把下山搬迁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整合政策降低搬迁成本,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便民服务,拓宽增收渠道促进稳定就业,让群众愿意搬、放心搬、安心搬。截至目前,泰顺已累计搬迁超11万人,群众连续五年增收10%。 大家认为,泰顺的经验在于20年来一以贯之落实“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重要指示,以及契合的产业项目推进与可观的政策扶持。在关于产业共富经验介绍中,有几点经验引起大家深思,比如,当地对农民在山上的资源进行确权,并允许权随人走,若山林流转、宅基地腾退,农民依然有收入。在搬迁小区周边几公里内,配套有小微创业园、竹木加工园、来料加工点,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在省级经济开发区,1000亩土地建起的鹿泰飞地,提供了1500多个就业岗位。奶牛、毛竹、茶叶、栀子花等产业走企农融合之路。 夜幕已深,考察团来到泰顺廊桥文化园、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后者总投资约236亿元,计划分3期、10年建成,今年是第5年。该项目为温州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旅游项目,目前蛟龙出海游客中心、亿联开元名都大酒店、国际会议中心等项目已投入运营。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以上,年创税超亿元,新增就业约1万人。 在华东大峡谷氡泉旅游度假区,已营业的松垟花开小火车主题乐园、种子星球主题乐园、蝶乐堡冒险乐园等聚焦打造儿童友好型文旅标杆项目,已成为泰顺、温州及周边地区亲子家庭的“心头好”与向往地。 如此大体量与投资量的项目体现了泰顺历届党委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决心。大家认为,一个主题乐园或大型文旅项目的选址、市场定位等,不光是投资商和政府说了算,恰恰是游客的体验感与满意度决定了其生存空间。桐庐要实现旅游振兴,既要眼光向外学习他山之石,也要目光向内,用好本土资源,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独特优势。 考察第三站来到丽水市龙泉市。从龙泉东下了高速,即可见以“剑瓷品质·宋韵龙泉”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青瓷大会的宣传品,城市中也随处可见地方剑瓷文化的展示印记。 考察团先后来到青瓷博物馆、青瓷大师园,了解龙泉青瓷历史文化与龙泉非遗文化传承发展。青瓷大师园是一个由多栋各具特色的江南园林宅院集聚的园区,风格素雅、环境清幽,是为制瓷大师提供生产、生活以及展示工作的综合性场所,主要包括国家级大师园、省级大师园、新生代工作室等。 午后的竹垟畲族乡,恬淡安逸。2007年1月22日下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竹垟畲族乡调研指导“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作,冒雨上山考察由200多户茶农合建的茶叶基地,并就产业培育、科技富民、农民转移、结对帮扶、生态保护等方面作出重要指示。 考察团了解竹垟畲族乡畲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等情况。在产业培育发展方面,记者了解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茶叶基地从170亩拓展到了600多亩,品种从单一绿茶发展到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此外,土特产红薯粉丝也供应到了浙江省政府与上海市政府的机关食堂。竹垟畲族乡还打造了“畲小妹”这个农产品与文创产品联合的品牌,既有土特产,也有手机壳、钥匙扣、马克杯、香袋、文具等文创产品。 大家表示,通过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格局,也清晰了差距,更增强了抓谋划、抓发展、抓工作的信心,要把考察学习成果运用到谋划本区域、本部门工作思路中和研究对策措施的具体实践中,推动桐庐发展更上一层楼。 (记者 金黄璐敏)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