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为全面加强我县绿色农产品常态化监管工作,提升全县绿色优质农产品总体占比,促进桐庐农产品产业优质化、精品化、绿色化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部署开展农产品绿色安全三年行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进一步加强桐庐县农产品产地源头环境治理,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监管体系,推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网格化监管体系,加大绿色优质农产品培育力度,以绿色食品发展扶持政策为引领,以省级绿色精品基地建设为载体,全领域培育规模主体,全产业推进绿色食品标准,高质量创建“一标一品一产业”。
二、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农产品绿色安全三年行动,我县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网格化监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初步完备,规模化生产主体的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实率100%,信息化追溯体系运行规范,突出风险隐患得到有效治理,绿色防控技术得到普遍应用,绿色农产品数量逐年增多,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如期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提质增效。
(二)具体目标
到2025年,全县实现新制定地方标准和绿色食品团体标准4个以上,制定企业标准10个以上。绿色食品数量达到130个以上,建成5个以上产地清洁、生产绿色、全程贯标、品质优良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全面建成乡镇、涉农村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年农产品检测数量达600个以上,列入主体库的生产主体年巡查数量达2次以上,产品检测率达100%。全面实行合格证管理制度,并加强合格证与“浙农码”、“浙食链”对接,规模化主体的合格证使用率达100%,并与检测结果关联率达到20%以上。
三、行动时间
2023年9月—2025年9月。
四、重点任务
(一)加强农产品产地源头环境治理。进一步完善农田土壤环境质量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多层次不同类型土壤环境监测,加强对农产品产地环境土壤监测评估。持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推进水产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推广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
(二)加快绿色农产品发展。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到2025年制(修)订畜牧、水产、种植业和农机等重点领域地方标准和省级绿色团体标准3个以上,鼓励生产主体制定企业标准,到2025年企业标准达到5个以上。提高标准化生产应用,在制定和引用绿色食品标准的基础上,绿色食品企业必须制定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并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鼓励非绿色食品企业按绿色食品要求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和生产。在全县主要农产品范围内制(修)定生产模式图,模式图的数量达20个以上。在现有的绿色食品的基础上,围绕优良品种、绿色技术、标准体系、品质评价等关键环节,聚集资源要素,强化科技支撑,创新技术模式,培优区域特色品种,规范优质农产品生产,推广优质绿色生产技术。到2025年绿色食品数量达120个以上绿色优质农产品比例持续增加。
(三)推进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和建设,推行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加强基地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围绕粮油、蔬菜、水果、食用菌、茶叶、中药材等产业,以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全县布局建设 5个以上产地清洁、生产绿色、全程贯标、品质优良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至少新增1家。
(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追溯。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者主体责任,建立“一岗双责”制,健全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队伍,严格落实自控自检要求。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信用信力度,加强质量追溯管理,实现所有规模化生产基地全部纳入“数智农安”并接入省级监管平台,实行动态化监管。全面实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制度,加强合格证与“浙农码”、“浙食链”对接,规模化主体承诺达标合格证使用率100%,使用数量达100万张,合格证与检测结果关联率达到20%以上。
(五)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网格化监管体系。持续有力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各乡镇(街道)要更新和优化好监管员、协管员队伍,探索推进党群服务、社会综治、农安巡查等多网格“联网”融合,加大党员监管员比例,强化示范引领,完善人员职责。全面强化网格监管员、协管员文化素质水平和党员占比,力争实现高中以上文化学历85%以上,党员比例占80%以上。
(六)开展绿色优质农产品规范提质专项行动。每年组织开展专项行动,加强对绿色及农产品地理标识标志使用、投入品管理、生产记录台账、包装设计与使用等情况的检查,督促生产主体按时申报年检,并做好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后续管理工作。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绿色食品抽检覆盖率逐年提升至100%。对检测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采取零容忍原则,依法依规严肃处置。
(七)完善乡镇快检服务。开展全县乡镇(街道)快检站系统设备维护工作。全面检修常规使用监测设备,针对不同情况及时做好保养、维修、更新。推广胶体金快检方法,切实提高监测能力。探索推进乡镇级检测室进驻农事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事宜,真正到群众中去开展快检便捷服务,落实生产主体农产品上市前快检工作,认真完成月度监测任务,及时上报数据信息。
五、实施步骤
(一)组织动员阶段(2023年11月底前)
有关单位根据桐庐县农产品绿色安全三年行动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进度,细化工作措施,层层压实责任,切实将各项任务目标落实到位。
(二)推进实施阶段(2023年11月-2024年10月)
有关单位要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严格落实有关要求,全力推进工作任务落实。要在推进目标任务过程中,积极补短板、破难题、强机制,使绿色优质农产品不断提质增效。
(三)巩固提升阶段(2024年11月-2025年8月)
有关单位要在按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及时开展“回头看”,补齐短板漏洞,巩固工作成果。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持续深化专项行动,确保高质量完成任务。
(四)总结评估阶段(2025年9月-2025年12月)
有关单位对桐庐县农产品绿色安全三年行动方案各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评价评估,做好总结验收工作。
六、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把三年行动作为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和常态化监管的重要载体,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内部分工,及早谋划、精心准备,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二)加大工作联动。发挥局质监部门牵头作用,加大与种植、畜禽、渔业、执法、农技等科室沟通协调,统筹安排监测计划和监管力量。加强部门协作,常态化与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会商,加强联合执法、检打联动、行刑衔接。
(三)强化技术保障。加强产学研结合,建立专家指导组,依托农科院、农推中心等技术优势单位搭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标准制修订等技术平台,加快相关技术、标准、装备的研制,强化技术支撑服务。及时总结农产品提升成效和经验做法,凝练和推广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深入开展技术培训、交流研讨、现场观摩等活动,扩大辐射带动范围,不断提升行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