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调查队加强“三个保障”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
||||||||
|
||||||||
|
||||||||
为进一步提升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水平,坚决防范化解网络安全风险隐患,桐庐调查队从“制度建设、学习培训、防护监测”三个方面加强保障,筑牢网络安全防线,护航亚运盛会,助力统计调查工作行稳致远。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坚持常态长效。一是强化责任传导。成立以队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选配信息技术能力强、富有责任心的信息专业人员,定期开展巡察维护。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管好自己业务范围内的数据、账号、终端,形成自上而下、层层落实的网络安全管理框架。二是完善信息化资产管理台账。指定专人负责及时梳理软硬件资产,记录设备类型、型号、IP地址、MAC地址、使用人、设备序列号等信息,并根据人员变动状况进行及时更新。 加强学习培训保障,树立安全意识。一是开展集中学习。第一时间组织集中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刻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风险意识。二是参与专业培训。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时代统计大讲堂“网络和数据安全”专题讲座,系统学习网络安全实用技巧,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技能,掌握应急处理方法,有效认识把控网络安全风险。 加强防护监测保障,排除问题隐患。一是压实日常管理。定期对各科室进行电脑安全扫描,对设备弱口令、安全漏洞等进行修复强化,安装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及时更新“火绒”安全软件病毒库并进行查杀。要求干部职工遵守“人走关机断电”等网络安全相关规定。亚运会、亚残运会特殊时点,严格落实浙江调查总队网络安全“零报告”日报制度,增加技术人员值班强度。二是聚焦部门联动。积极联系总队信息技术应用处,添加防火墙后台封禁策略,实时关注防火墙运行信息。加强与县委网信办、数据资源管理局协作,参与网络安全攻防测试,按要求清理浙政钉通讯录,对线上会议APP和即时通信工具从严管理。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