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次数: |
一、规划编制过程
2020年6月,我局委托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组织开展编制《桐庐县城区防洪排涝规划》。2020年7月,在前期调研工作基础上,项目组编制完成规划工作大纲和计划,并通过开展水文分析、水利计算分析、工程总体布局研究、工程调度运行和非工程措施研究等工作,于2021年7月完成《桐庐县城区防洪排涝规划(咨询稿)》。2021年7月30日,我局组织召开成果咨询会。会后,项目组根据专家意见对规划报告进行修改补充完善,于2021年9月形成《桐庐县城区防洪排涝规划(送审稿)》。2021年11月5日,我局组织召开报告审查会。
二、规划目标及任务
1、规划范围:本次桐庐县城市防洪规划范围为桐庐县规划中心城区范围,根据《桐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桐庐县城市规划范围如下图所示。
城市规划用地分区图
2、规划年限
现状水平年2020年。
近期水平年2025年。
远期水平年2035年。
3、规划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桐庐县城区按分片设防要求,防洪标准总体为20~50年一遇。其中江南片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江北滨江公园围片、洋塘围片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浮桥埠围片及其余小片保护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防山洪标准为10年一遇。
排涝标准:主城区按照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出不受淹。小片保护区内按照10年一遇。
桐庐县防洪保护布局图
三、规划整体方案
本次规划编制仍采用“外江挡,内涝提,山洪排”的整体防洪方案
“外江挡”:按照《钱塘江流域防洪规划》和《分水江干流(桐庐段)河道治理规划》(2006~2020),对富春江、分水江经复核不达标堤段进行堤防加高加固。规划堤防工程共18.81km,其中富春江干堤10.47km,分水堤8.34km。
“内涝提”:规划排内涝原则仍是“低水抢排,高水电排”。当城区排涝遭遇外江高水位时,口门自流能力受到限制,需要新建,增加强排能力。规划大源溪以西新建排涝闸站一处,改建排涝闸站3处,新建箱涵1条;大源溪以东回水堤工程2处,河道改道1.3km,排涝闸站7处,河道治理1.26km。
“山洪排”:排山洪原则是“高水高排”。按照新的城市开发边界,在城市外围沿山脚新建高排渠,减轻建成区内河道的排洪压力;富春南渠以南的山洪,有条件的在排入外江口建设回水堤,没条件的则建设有压箱涵直接排入外江。结合城市建设对阻水较为严重的桥梁进行改造,减少行洪影响;对局部河段进行清淤疏浚及河道整治。富春南渠整治长度7.97km,撇洪渠工程5.25km,包括水库泄洪洞2处,河道治理总长54.655km。
防洪指挥决策系统主要包括防洪机构组织系统、预警预报系统、通信网络系统、防洪决策系统等。目前,桐庐县防汛指挥系统已基本建设完成,水雨情信息采集、城市积水监测、工程设施调度等各个系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四、拟实施项目和实施计划
本规划总投资估算8.9亿,近期规划投资4.17亿元,远期规划4.73亿元。
近期(至2025年)拟实施富春江河湾堤、横山埠、梅蓉闸外段,分水江麻蓬堤,小青坞溪等15条河道综合治理,富春南渠改造(部分)、撇洪渠建设以及江家排涝闸站等6座闸站的改扩建等工程,近期规划总投资4.17亿元。
远期(至2035年)拟实施富春江江北江滨公园堤、新城区堤,分水江洋塘堤、天目路堤,仇岭坞溪等11条河道综合治理,富春南渠改造(部分)等工程,远期投资4.73亿元。
解读人:郑宝成 桐庐县林业水利局局长
联系电话:0571-58567112
2022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