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共建共享温暖之城

  发布日期: 2022- 10- 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日期: 2022- 10- 0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桐庐县融媒体中心



城市,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城市、老百姓的幸福家园。一个有温度的桐庐,一个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桐庐,一座流淌着滚滚暖流的桐庐,是所有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共同的家园。

这十年,我们持续弘扬南堡精神、梅蓉精神、快递精神,高质量建设新时代文化名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故事之乡、中国诗歌之乡等称号享誉在外。

这十年,我们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率先出台文明实践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全国首个省级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与管理规范。

在高质量打造“温暖之城”过程中,桐庐以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积极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挖掘城市内涵,重塑城市精神,打造城市品牌。

擦亮“金字招牌”

打造文明暖城

2017年11月,桐庐从全国166个参评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019年9月,我县出台《建设“温暖之城”行动方案》,打造“文明我践行、垃圾不落地”等本土品牌,对建设“温暖之城”进行部署。

2020年11月,中央文明办公布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桐庐县榜上有名,并以全国第九、全省第一成绩获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

……

“出门散步,每天都能感觉到周围发生的点滴改变。”提及这十年来的变化,家住桐君街道迎春社区的孙坤花笑着说,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楼道的“牛皮癣”不见了,巷子的路灯更亮了,城市的环境更好了,越来越多笑容在百姓脸上浮现。

“礼让”,是桐庐的“金名片”。“斑马线前车让人,是桐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来自兰州的侯娜是新桐庐人,她见证了桐庐这座城市前进的步伐。她说,车辆在经过斑马线前减速、停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包括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和公务车,礼让成为大家的共识。

这样的细节,在桐庐比比皆是:坐公交,人们排队上车、低声交谈;餐馆里,厉行节约蔚然成风;遇到困难,很轻松就能找到志愿者……践行文明行为成为市民生活常态。

深化文明实践

汇聚精神力量

志愿服务,是文明暖城的响亮品牌。

“大家一起把新买的家具抬进去……”这些天,2022年度“焕新乐园”公益项目即将收尾,桐庐彩虹公益负责人吴代福和志愿者们忙着改造房间,大家或抬或扛搬运物品,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打造一个温暖的“家”。

吴代福是全县第1位注册志愿者,为低保家庭儿童改善居住环境,只是他参与志愿服务的一个缩影。投身文明城市建设、帮扶困难群众、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10多年来,吴代福负责组织义工活动就有近1500场,参加的活动更是不计其数,同时彩虹公益志愿服务队也在他的带领下日益壮大,彩虹会员已达1000多人,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志愿者的奉献,不是一次热心、不是一时热闹,想要行稳致远,需要一个平台有效整合力量,实现更规范、更科学、更制度化。自2018年列入全国试点以来,我县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等机构和阵地建设,依托各类平台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同时广泛发动市民群众注册成为志愿者,共同投身桐庐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刚刚过去的重阳节,对于富春江镇芦茨村60岁以上的老人而言难以忘却。原来该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召集村里80多家民宿业主,每家出一道拿手的特色菜,打造了一场色、香、味俱全的“长寿宴”。正如92岁老人应菊花所言,志愿服务队带来的服务比亲人还让人暖心。

楼下书记、校门爷爷、棒棒针织队、物管协调站……一支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桐庐各个角落,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县志愿服务队达1629支、志愿者11.2万名,每四人中就有一名志愿者。

除了培育志愿者以外,近年来,我县大力开展道德模范推荐评选工作,共评选出县级道德模范48人(团体),获得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及提名奖9人(团体)……最美人物、凡人善举不断刷屏“朋友圈” 。

在桐庐大地,一缕缕文明新风浸润心田,一朵朵文明之花灼灼绽放。下一步,我县将着力打造“浙江有礼 暖城桐庐”县域文明品牌,努力让城市更温暖、百姓更幸福。 

(记者 叶晶)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