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如何在体内对抗新冠病毒? |
||||
|
||||
|
||||
从我们出生后不久就开始注射的疫苗究竟是什么? 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对于家庭来说也是减少成员疾病发生、减少医疗费用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省使用的新冠病毒疫苗是灭活疫苗。 当新冠疫苗被注射到我们体内后,是如何运作才让我们不再惧怕新冠病毒的呢? 要说新冠疫苗如何作用,先要了解一下人体免疫系统,人体免疫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为:皮肤、粘膜及其分泌液,可以阻挡大部分外来异物。 第二道防线为:吞噬作用。外来异物突破第一道防线进入人体后,吞噬细胞首先从毛细血管中逸出,聚集到病原体所在部位,多数情况下,病原体被吞噬杀灭。无论是第一道防线还是第二道防线,对外来异物都是无差别的免疫,所以我们称之为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组成。当某些异物毒力强,数量多时,比如新冠病毒,在前面两道防线都失去作用的情况下,人体就必须启动更强大的第三道免疫机制——特异性免疫,只针对特定的外来异物发挥免疫作用。新冠疫苗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挥作用的。 新冠疫苗作用机制: 感应阶段新冠疫苗(灭活新冠病毒)进入机体后,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然后,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进一步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免疫记忆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B细胞成为记忆细胞,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以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记忆细胞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B细胞,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及时将抗原清除。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