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莪山畲族乡: 建设“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

  发布日期: 2020- 07- 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 07- 2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政府办公室



7月22日,“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 建设暨数字乡村试点启动仪式在桐庐莪山畲族乡举行。

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地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近年来,在市县两级政协的大力帮扶下, 5G应用已深深融入经济、民生、治理等各个领域,群众向“网”的数字乡村生活正越来越美好。

从“中国畲族第一乡”到“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莪山的“畲”字招牌正越擦越亮,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正越走越宽。

田间地头实景“侦察”

近年来,莪山开通了10公里光缆,彻底解决了村民与外界信息交流不畅问题。但畲民依旧“面朝黄土背朝天”,凭经验判断除虫、除草、施肥的时间与度量。

随着5G技术“下地”步伐不断加快,“黄土地”逐渐变成了“科技田”。

位于“鱼跃稻田”内的数据传感器和投饵设备

智慧农业驾驶舱借力中国移动5G网络,通过驾驶舱可实时查看田间情况,足不出户完成精准投饵、环境监控、病虫害监测等一系列工作,从源头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传感器就像是插入田间地头的‘侦察兵’,实时收集各类数据,这些数据通过移动5G+NBIoT网络传回后端,在深度学习的分析平台上将大数据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智能、精准的监测和农事管理,能够最合理的使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满足高产和高效的同时,保持对水土的涵养。”在浙大生态学博士张剑的带领下,从亩产不足500元到亩产万元,鱼跃稻田的画面将再添数字新元素。

破译美好生活“密码”

5G赋能,加速了产业数字化的步伐,也加速了群众增收的步伐。

随着中国移动(杭州)5G数字乡村示范基地揭牌,以“1+3+N”为核心的“5G示范应用第一乡”建设蓝图呈现在大众面前,杭州移动将发挥5G+AICDE(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新技术优势,为莪山畲族乡打造一个“乡村智脑”,对接产业、民生、治理三大领域,实现“N”个具体5G场景落地应用。

目前,已确定的首批十大场景应用中,除了智慧农业驾驶舱、直播间、乡创间、全域景区大数据检测,还包括云课堂、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站、智慧绿道、水质全天候检测等,实现中国移动5G全区域覆盖、全产业融合、全场景应用。

群防群治大数据管理平台注重的是普惠性,而云课堂、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站等应用场景,聚焦的则是学生、孤寡老人、慢病病人等特殊群体。

通过“5G+VR”教学内容平台管理,杭州的名校老师与莪山民族小学的学生互动有声有色。“带着VR头盔,孩子们听得很认真,都抢着发言,这种劲头和我们的现场教学差不多。”莪山民族小学校长蒋金亮表示。

这样的惠民场景正越来越普及。针对山区乡镇医疗质量提升、教学资源提优、国民体质提标等需求,推进不同群体服务、便民方式创新等应用场景开发,是莪山打造“最幸福的畲乡”的重要抓手,也是莪山破译乡民幸福生活的“密码”。

“县里正以数字乡村、法治乡村、艺术乡村、创业乡村、文明乡村建设为抓手,打造新时代乡村生活样板地。山哈人已经实现了建设‘中国畲族第一乡’的美好愿景,当下就是要以‘全国少数民族5G示范应用第一乡’建设为抓手,书写民族地区和山区乡镇建设数字乡村的新篇章。”李春龙信心满满地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