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艺术赋能 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
||||||||
|
||||||||
|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县充分依托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优越的资源禀赋,通过文旅融合、艺术赋能,激发美丽乡村新活力。 冬日,漫步在凤川街道翙岗村的青石板上,80多幢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环绕在侧,隽永优美的乡村风光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扑面而来。随着近年来美丽乡村建设脚步的推进,这条古街越来越“丰满”,山、水、街、特色农庄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条以品味人文古风为特色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街区。 “走到古街上,深深地被古村的气质吸引住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富有地方特色的街巷体系和独特文化,篆刻文化仿佛能与之融为一体。”古街纂刻馆的主人施悦儿笑着说。回到家乡的他,考察多地最后将工作室选定在翙岗村。如今,纂刻馆内共有作品100多件,有木刻作品、书法作品及篆刻作品,这些作品构思大胆,精心创作,寓意于形,相得益彰,浑厚大气,写意传情。 篆刻室、存厚画室、照相馆、剪纸馆……一批文化达人接踵而至,一系列文创项目进驻老街,正在激活这条沉淀多年的历史老街。“ 如果说翙岗村的特别之处在于充分发挥厚重的文化底蕴,那富春江畔的慢生活体验区,则将文化艺术与美丽乡村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特的乡村艺术之美。 过去的五年,是芦茨村青龙坞拔节生长的五年。利用特有的青山绿水,青龙坞整村52幢房屋被打造成了各式精品民宿,“放语空”“静庐澜栅”“天方夜谭”等10余个各具特色的民宿坐落在生机勃勃的绿水青山间,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让这个曾经无人问津的小山坞变成了人气、财气“两手抓”的风水宝地。 “青龙坞浓厚的文创氛围是吸引我们入驻的一大原因。”2019年,“文艺范”十足的书店言几又落户青龙坞,成为该品牌在乡村开设的第一家书店,主理人王鹤翀在土墙、青砖、原木中将胶囊旅馆、创意书房、雅致餐厅、失恋博物馆融为一体,打造了一座山乡文创综合体。 同样打出“文化牌”的还有引进人才为乡村所用的石舍村。山水环抱,有着“长寿乡”之称的小小石舍揉入了艺术的元素,摇身一变成为了“网红村”。从邢伟彬的洒秀艺术空间到陈紫画、陈莫寒姐妹的“三只蜗牛”手工艺品小店,从刘颖的“隐逸”瑜伽馆到方松华的“木舍”民宿……这些文创人才相信乡村并走进乡村,带动了村民也改变了村民,而且吸引了一波又一波游客前来,绽放出美丽乡村的新活力。 从翙岗村到芦茨村再到石舍村,艺术的形式丰富多彩各不相同,而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这篇文章越做越“精”越来越“细”,不断打造起因地制宜、独具特色的艺术乡村品牌。 |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