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关于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二期工程设计变更的批复

发布日期:2020-10-29 15:57:29 - -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



省水利厅、桐庐县发展和改革局:

省水利厅《关于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二期工程设计变更调整的函》(浙水函〔2020〕381 号)、《关于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二期工程江南镇舒川村防洪闭合区等方案调整专题报告审查意见的函(浙水函〔2013〕53 号)和桐庐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要求审批<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二期工程设计变更报告>的请示》(桐发改〔2020〕39 号)收悉。根据我委《关于桐庐县富春江干堤加固二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浙发改设计〔2012〕3号),结合专家审查意见,经研究,现将设计变更主要内容批复如下。

一、大源溪至马浦溪段干堤

原则同意在充分利用老堤基础上对原堤防断面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最大限度保留堤防迎水坡侧原始自然生态景观。

(一)干堤大源溪至舒湾溪段长约 1.1 公里新建堤防采用土堤结构,其余5.42公里堤防在原有老堤基础上进行填土加高加固;干堤堤顶增设混凝土防浪墙结构;土堤防渗结构由原设计粘土心墙调整为粘性土全断面防渗结构。

(二)干堤 K5+250~K6+520 长约 1270 米范围,增设抛石护脚。

二、大源溪至马浦溪段排涝闸站

经过近十年城市发展,保护片区排涝条件及要求已发生较大变化,原则同意对原设计排涝闸(站)位置及规模等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保护片区内排涝需求。

(一)原棠川排涝泵站名称调整为响水桥排涝闸站,原锦江排涝闸站名称调整为大马浦排涝闸站。

(二)取消原双龙溪处窄溪排涝闸站(3 孔×3 米,排涝流量8 立方米每秒),在舒湾溪右岸增设寺基浦排涝闸站(1 孔×5 米,排涝流量 4 立方米每秒),闸门底高程为 7.0 米。

(三)原响水桥排涝泵站调整为排涝闸站,增设 1 孔×2 米净宽水闸,闸门底高程为 8.5 米。泵站排涝流量 1 立方米每秒。

(四)原张家溪排涝闸调整为排涝闸站,增设排涝泵站,泵站排涝流量 2 立方米每秒,闸孔(1 孔×2 米)不变,闸门底高程为 6.3 米。

(五)上埠桥排涝闸站,水闸闸孔由 1 孔×2 米调整为 1 孔×3米,闸门底高程为 6.3 米,泵站排涝流量 2 立方米每秒。

(六)金勾浦排涝闸站,水闸闸孔由 1 孔×3 米调整为 1 孔×4.5米,闸门底高程为 6.3 米,泵站排涝流量 4 立方米每秒。

(七)赵家浦排涝闸站,水闸闸孔由 1 孔×2 米调整为 1 孔×5米,闸门底高程为 6.3 米,泵站排涝流量 4 立方米每秒。

(八)大马浦排涝闸站,水闸闸孔由 4 孔×3 米调整为 2 孔×6米,闸门底高程为 4.8 米,泵站排涝流量 12 立方米每秒。

(九)泵站均采用潜水轴流泵。

三、舒湾溪回水堤

(一)原则同意左岸新建堤防采用土堤结构,堤顶增设混凝土防浪墙结构,土堤防渗结构由原设计粘土心墙调整为粘性土全断面防渗结构。

(二)原则同意右岸堤防采用在原有老堤基础上进行填土加高加固,堤顶增设混凝土防浪墙结构,土堤防渗结构由原设计粘土心墙调整为粘性土全断面防渗结构。

四、马浦溪支流堤

(一)原则同意 MPX0+819~1+481 段堤防堤顶高程调整为12.74~13.1 米,堤顶增设混凝土防浪墙结构。

(二)原则同意马浦溪堤防向上游延伸 126.8 米,与现有乡村道路相衔接,形成闭合防洪圈。

(三)原则同意 MPX1+478.4~2+629.3 段堤防断面由斜坡式结构调整为灌砌块石直立式挡墙结构。

五、大源溪支流堤

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原则同意堤防断面由斜坡式结构调整为两级挡墙结构型式,下部采用混凝土挡墙,底板坐落于基岩上,并采用锚杆与基岩连接,上部采用生态网格挡墙,两挡墙间采用 1:2~1:2.5 边坡衔接。

六、黄潦溪支流堤

结合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原则同意 HLX0+600~1+754.1 段堤防断面由斜坡式结构调整为灌砌块石直立式挡墙结构。

七、堤防挡墙基础

根据现场地形、地质条件,原则同意滩头至柴埠段干堤0+200~0+360 段、黄潦溪支流堤 HLX0+000~0+500 挡墙基础由原土石换填方案调整为沉井基础方案。

八、概算

上述设计变更所需资金在原初步设计批复概算中列支,原批复概算不作调整。

九、其他

批文中未提及部分维持原初步设计批复方案,请据此批复抓紧组织实施。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0 年 8 月 24 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